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亳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科二病区(针灸) 孔令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4-06-1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4年第8期
  • 机构:暴聋,现代医学又称突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原因瞬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耳聋。临床上以单侧发病多见,偶有两耳同时或先后受累者,一般在耳聋前先有高调的耳鸣,约半数病人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周围沉重、麻木感。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药物治疗包括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的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必要时还可应用抗细菌、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但西 药多有出血、加重病情等副作用,而中医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现介绍针灸治愈突发性耳聋1例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疗卫生单位内部人际关系欠佳是一个较为普遍问题。作者从医德学角度,对医际关系作了认真分析,强调医际关系具有重要道德意义,并提出互相信赖、关心爱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精诚合作,互相平等、尊重科学等调节医际关系医德规范。

  • 标签: 医际关系 道德调节
  • 简介:文章从医院后勤员工岗位存在问题出发,论述了员工职业道德培养方式方法,认为后勤员工除了掌握过硬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符合后勤保障服务岗位需要职业道德,这是提高后勤工作效率、确保医院正常运行必备条件。

  • 标签: 后勤管理 职业道德 意识培养
  • 简介:目的:旨在比较当前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培养模式,为我国构建科学合理护理研究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分析国内外护理硕士研究培养模式发展现状,从招生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教师队伍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目前我国护理研究培养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科学学位专业学位临床实践区分不明显,各专业类型课程设置区别不大。结论:针对目前状况,需要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行信息资源整合与优化。

  • 标签: 护理 研究生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伪及夸大性耳聋患者听力检查护理。方法:一般信息来自2020年2~10月医院接收400例主客听力不符患者进行分析,分为伪及夸大性耳聋者共 150例(38%),单耳听力下降110例,双耳听力下降40例。在测试前需要全面的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耳聋遗传史、耳疾病史、耳毒性药物应用史等内容,然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结果:每位病例经纯音测听检查,同时经客观检查结果验证。最后确定初诊为伪者63例,夸大性耳聋者87例。具体分为:外伤93人, 爆震声损伤37人,耳毒性药物损伤 11人,工作场所不良环境导致9人。结论:针对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患者进行相应心理疏导工作。 可以增强配合度,降低夸大性耳聋例数,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减少复查率。

  • 标签: 伪聋 夸大性耳聋 患者 听力检查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辅助治疗特发性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特发性突病患1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84名,女病患65名,所有病患均为单耳发病,平均年龄为(32.5±6.3)岁。所有病患均符合该疾病相关治疗标准,排除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可能性。对所有患者予以基础药物联合针灸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听力提升以及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患者平均听力有所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为85.91%.结论利用常规药物联合中医针灸治疗特发性突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特发性突聋 辅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噪声作业工人为对象,共100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详细统计所有试验者一般资料,详细记录疑似职业性噪声者,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对策。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工龄、行业、企业规模者职业性噪声发生率不同,差异P0.05。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噪声受到工作者年龄、工作者性别、工作者行业、工作者企业规模影响。结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工作者年龄、工作者性别、工作者行业、工作者企业规模,需针对诱发因素制定科学管理方案,预防职业性噪声

  • 标签: 职业性噪声聋 危害因素 危害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职业性噪声患者效果。方法:选定2020.01-2024.01为时限、期间职业性噪声患者(n=46)为病例样本,回顾其治疗方法并以接受常规治疗病例为对照组(n=23)而联合高压氧治疗病例为观察组(n=23),测定患者纯音阈限改善情况并综合分析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在不同纯音阈限(500Hz-4000Hz)测定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且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职业性噪声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听力损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职业性噪声聋 听力损伤 治疗效果
  • 简介:随着我国当前医学院校研究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加强研究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焦点。本文通过中国日本研究培养制度比较,希望能够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研究教育理念管理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研究培养新模式,提倡免去一些繁琐纸面上交材料,切入实际,不断自我完善,提高研究培养质量,缩短与国外医学科研差距。

  • 标签: 研究生 培养制度 中国 日本 比较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本科骨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骨科接收本科实习中纳入40名为对象,用教学方法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名,两组实习生分别接受传统教学(对照组)、形成性评价教学(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基本操作(68.59±3.21)分与理论知识(18.05±1.32)分考核成绩以及总分(86.95±2.56)分,相较于对照组(60.11±2.15)分、(12.70±2.60)分、(73.52±2.14)分均高,P<0.05。结论本科骨科学临床教学时,使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出科考核成绩。

  • 标签: 骨科学 本科生 临床教学 形成性评价
  • 简介:摘要总结酮饮食护理经验,对生酮饮食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密切观察监测,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通过宣教提高患儿家属依从性,保证酮饮食治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小儿 生酮饮食 护理
  • 简介: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应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主标准。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及情感得到了整个社会认可与赞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人文关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基础,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护士人文关怀素质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 素质
  • 简介:摘要:护理程序式教学是护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一种相对系统,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引导护运用更加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更好地了解在护理工作当中所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护健康教育能力。本文重点阐述护理程序式教学对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相关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护理程序教学 护生 健康教育 措施
  • 简介:摘要:护理程序式教学是护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一种相对系统,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引导护运用更加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更好地了解在护理工作当中所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护健康教育能力。本文重点阐述护理程序式教学对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相关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护理程序教学 护生 健康教育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