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钙磷代谢、炎症、营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比较2组治疗前及6个月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钙(Ca)、磷(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及低通量透析组比较,高通量透析组TG、TC、LDL、hs-CRP、P水平下降,Ca、ALB、HDL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钙磷代谢、炎症及营养状态。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 脂代谢 炎症 营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后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规律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符合纳入标准149例患者为对象,行血常规、肾功、肝功、血脂、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检查。结果149例患者中CKD-MBD145例(97.3%),低血钙55.0%,高血钙3.4%,低磷13.4%,高磷47.0%,低甲状旁腺激素(iPTH)18.8%,高甲状旁腺激素(iPTH)63.1%.血钙、血磷、iPTH达标率42.3%,39.6%,18.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KD-MBD患病率高,达标率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微电解水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高压灭菌水组(对照组)和微电解水组(实验组)。饲养3个月后测定红细胞等14项血常规指标和总蛋白等10项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电解水对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微电解水 大鼠 生理 生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生化指标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判定价值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通过选择常见的、对应于相应疾病的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具体指标数值进行分析,判断其应用价值。结果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心肌损伤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能够用于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测;B型利钠肽和氨基酸B型利钠肽原含量对于心力衰竭诊断很关键;另外,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生化指标。结论血液生化指标具有精确度较高特点,能够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生理状况,其分类较多,在对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方面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

  • 标签: 血液生化指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条件和时间对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单位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集的60例生化检验的标本,标本量为10mL,将其均分为A管与B管,任取一管立即上机测定(对照组),再将A管与B管分别保存在室温与4℃冰箱下,观察放置6、12及24h后两份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指标检验与对照组差异。结果检验结果显示,室温保存条件下,6h、12h、24h的TP值、ALB值、GLU值、UA值与对照组差异均不大,P>0.05;6h、12h、24h的ALT值与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放置时间越长ALT值、K+值越高;4℃冰箱保存条件下,6h、12h、24h的T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放置时间越长TP值越高;12h及24h的ALB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在6h时的ALB值与对照组差异并不大,P>0.05;6h、12h、24h的GLU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h、12h、24h的UA值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24h的AL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在6h、12h时的ALT值与对照组差异并不大,P>0.05;12h及24h的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在6h时的ALT值与对照组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不同放置条件和时间对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具有重大影响,临床上需进一步规范化血液标本的保存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不同放置条件 保佑时间 血液标本 生化指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品和炮制后的何首乌醇提物在高低两个剂量下长期给药对小鼠各个脏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生(制)何首乌醇提物分别按低剂量2g/kg和高剂量4g/kg剂量连续给药90天后对给药小鼠进行30天、60天、90天各项血液生化。结果60天小鼠CREA、TBA、(P<0.05或P<0.01)有统计学意义和90天小鼠ALP、AST、BUN、DBIL、LDH、TBA、(P<0.05或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指标正常或仅有趋势。结论长时间超剂量使用何首乌特别是未炮制过的生品有一定胆汁淤积、肝脏和肾脏衰竭的危险性。

  • 标签: 何首乌 醇提物 肝脏损伤 肾脏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后不同时间段检测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血液标本例,分别于即刻、2~8℃冷藏过夜、即刻分离血清后-20℃冷冻24、72h,室温下放置1、3、6h后,室温下放置6h再-20℃冷冻24、72h后检测血清LDH、m-AST、FFA等水平。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相比,室温放置1h、即刻分离血清后-20℃冷冻24、72h后血清LDH、FFA、m-AST水平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冷藏过夜、室温放置3、6h、室温放置6h再-20℃冷冻24、72h血清LDH、FFA水平均升高,血清m-AST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可影响血清LDH、FFA、m-AST检测结果。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尽快检测,若无法及时检测,应立即分离血清,放置冰箱中-20℃冷冻保存。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血清乳酸脱氢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 游离脂肪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接收的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平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P、ALB、CHE指标低于对照组,DBIL、TBIL、ALP、γ-GT、ALT、AST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指标异于健康人群,进行生化检验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生化指标 肝硬化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对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后的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标本存放3小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GLU,标本存放6小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GLU、BUN、K+,样本存放24小时后所有的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确保检测结果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电解质检测最好在采集标本后6小时内检测完毕,血糖的检测最好在采集标准后3小时内检测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采集中出现的样本溶血、血液样本保存情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生化检验指标中TBIL、TP、ALB、LDH、GLU间存在明显差异,而BUN、GGT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P、ALB、GLU生化质控血清放置在4冰箱中存8小时是最不稳定的,对结果影响最大(P<0.05);UA的生化质控血清在4冰箱中受时间长短影响不大。结论要从患者的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储存等各个方面加以质量控制,严格把握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采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我院选择在2017年5月—2019年1月期间,从检验科随机收集122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展开调查,探讨其检验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从122份检验标本中检验出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共61份,占总比例为50.00%,这61份不合格标本中影响其准确性因素较多,有送检时间长、标本处理不正确、抗凝管的使用方法错误、血液不足、药物干扰等,其中前四种因素所占比重最大。结论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为提高临床标本检验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疾病得到最佳治疗,应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管,确保标本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分析过程 检验结果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心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标本的误差因素对于血液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住院患者在血液生化的常规检验当中通过复检以后结果有很大误差的78例标本开展研究,并对于影响检查结果的原因提出预防与处理的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对于血液生化的检验结果最为主要的两大影响因素为标本采集与溶血。结论影响到患者血液检验的结果因素能够出现在检验室及临床的各环节当中,实行检验的人员需要积极的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掌控影响到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避免结果出现误差,从而提升检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 标本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的进行。方法将临床生化检验过程分为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三个阶段,并就各阶段可能对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方法,积极地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大大提高了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精确的指导依据。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要足够地重视和加强血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地对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和有效地解决,从而更好地为临床诊治工作服务。

  • 标签: 临床 血液生化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共54例,以及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健康组对比,患者组的GGT、ALT、AST、ALP4种酶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TP、ALB、HDL-C等指标降低(P<0.05);CK、CKMB合成增多(P<0.05);糖代谢、胰岛素途径、肌酐等异常。结论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患者其肝细胞、心肌细胞均受损,且糖代谢紊乱,需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患者 生化指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对于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在早期诊断检查时均进行了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及尿酶的检测,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对早期慢性肾病检出率。结果在我科治疗的50例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在早期肾病诊断中应用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酶的检查指标确诊患者为49例,检出率为98%。与肾活组织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组合指标在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慢性肾病的治疗争取了最佳时机,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组合分析 慢性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环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在各个时间段将本组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其后选择同期入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将其进行生化检验,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采集留置时间、采集部位以及溶血情况等,只有对其采集工作进行规范才能使检验准确性得以提高。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本文分别从血液样本采集时间,采集地方,溶血标本和检验时间分析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为了减少血液样本采集的生化试验、血液样本采集工作的影响需要抓住时机,控制误差,规范采集工作,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血液样本采集 生化试验结果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