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探讨纳米雄黄对大鼠血液理化参数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设纳米雄黄低、中、高(10、20、40mg·kg-1)剂量组、雄黄(0.2mg·kg-1)组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4周,停药2周。抽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测定凝血时间、血液指标生化指标参数。结果给药24周大鼠血液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分别为(29.33±5.66)%、(28.53±5.01)%,高剂量组血红蛋白为(98.6±3.2)g·L-1,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停药2周低剂量组血糖为(3.17±0.58)mmol·L-1,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参数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剂量时纳米雄黄中砷对大鼠血液的理化参数及生化指标影响较小。

  • 标签: 雄黄 纳米化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检验联合血液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及血液生化检验血糖、血脂指标差异性。方法:随机抽选2023年3月~2024年2月接诊糖尿病患者30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对比性临床研究,受检者入院均接受尿常规、血生化检验。分析尿常规联合血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检验效能;分析健康体检者、糖尿病者血生化检验中血糖、血脂指标差异。结果:(1)尿常规联合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为90.00%,诊断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3.33%、准确率为91.67%。(2)糖尿病者血生化检验中TC、TG、LDL-C及FBG、2hPBG、HbAlc升高,HDL-C降低,较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联合血生化检验可提升糖尿病临床检出率、诊断效能,并可为患者诊疗计划制定提供血糖、血脂代谢指标数据,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尿检验 血液生化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值能够用于初步诊断疾病,且治疗后检测值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生化 C-反应蛋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各生化指标的检测受血液标本存储时长影响的程度大小。方法通过抽查100位医院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情况,在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和6小时过后检查血液样本。以1小时的血液样本情况作为基本标准,分析血液在经过3小时和6小时之后血液标本中各项指标变化程度的不同现象。结果相比血液样本放置一小时,在经过3小时后,GLU和AST标准存在变化;在经过6小时后,血液标本所有物质数值标准都出现了变化,包括,Cr、BUN、、GLU、LDH、ALT、AST等,且无论放置了3小时还是6小时,P小于0.05,这一现象可用统计学知识进行解释。结论当测验血液标本数值时,可通过分析每个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先后来进行科学有效的检验工序,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同时,要严格注意血液标本的储存时间长短,这也严重影响着检测结果的正确程度。

  • 标签: 血液标本 时长 生化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生理和生化指标影响的统计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手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均为32例,其中,甲组进行血液透析,乙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丙组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状况。结果: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相比,P>0.05;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中大分子毒素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连续治疗2个月的效果较单次治疗4h的更佳,丙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微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丙组连续治疗2个月的微炎症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 的 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 7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时也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74 例为对照组,对比血液生化指标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三酰甘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液生化指标于脂肪肝诊断上有检出率高的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生化指标 脂肪肝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糖尿病诊断中使用血液生化检验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8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检验法和血液生化检验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比常规检验法和血液生化检验法下疾病检验准确率及生化指标。结果:生化检验方法检验准确率高于常规检验方法(P<0.05)。生化检验方法血清葡萄糖指标高于常规检验方法,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低于常规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使用血液生化指标检验方法,展现出了突出的疾病诊断效果。

  • 标签: 血液生化指标 糖尿病 常规检验方法 检验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收的30例无脂肪肝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全部对象均给予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2组12项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液生化指标检验有助于临床上对脂肪肝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脂肪肝诊断 血液生化指标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7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围手术期(无肝前期、无肝期、门静脉开放即刻、新肝期5min、新肝期60min、术毕、术后2d及术后4d)桡动脉血的维持性指标(如电解质、血糖等)和代谢性指标(如血气分析、血乳酸等)等变化规律,并比较桡动脉血和肺动脉血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桡动脉血中:血K^+从无肝期开始下降,门静脉开放即刻呈一过性升高,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糖在无肝前期轻度升高,无肝期有所回降,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术中血乳酸呈进行性升高,与术前比较,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随后继续维持高水平,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血钙在无肝期和新肝期降低明显;pH值、HCO3^-,碱剩余(BE)的变化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肺动脉血Na^+、K^+变化与桡动脉血不一致。结论手术开始后,从无肝期就出现低血钾和低血钙,门静脉开放即刻易暴发高血钾;术中常出现高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尤其是移植肝开放循环后,需随时监测;维持性指标受影响较大,代谢性指标受影响较小。

  • 标签: 肝移植 血液生化参数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状态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且血液出现溶血的51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且血液正常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血液标本状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化酶(ALT)水平。结果研究组AST、ALP、DBIL、AL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U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状态下AST、ALP、DBIL、ALT水平高,UA水平低,提示临床上应保证血液检验中血样采集及检验的正常状态,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血液标本 溶血 生化检验 碱性磷酸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作用。方法:针对31例本医院诊治的高血脂患者纳入实验组资料,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是抽取时间,予行血液流变学、肝功能生化检测,比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1)实验组血浆粘度120/s、全血粘度高切150/s、全血粘度中切60/s、全血粘度低切10/s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血脂 血液流变学指标 肝功能生化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