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临床观察阴虚体质患者行ICSI助孕技术的妊娠结局,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诊疗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66例不育男性行ICSI助孕技术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虚体质不育患者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平和体质正常受精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平和体质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阴虚体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个数、胚胎形成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虚体质不育人群男性生育能力与行ICSI助孕技术相关指标较平和体质不育人群低下。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体质 ICSI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HPV感染基因型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56例宫颈正常组织、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5例宫颈腺癌组织分别记为对照组、鳞癌组和腺癌组,均采用PCR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23种基因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组别中其分布情况,并对各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鳞癌组HPV感染阳性率(91.67%)和腺癌组(73.33%)均远远高于对照组(10.71%)(P〈0.05),且腺癌组HPV感染阳性率也显著低于鳞癌组(P〈0.05);对照组、鳞癌组和腺癌组一重感染、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布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6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43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为62.50%;鳞癌组44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0.57%和19.81%;腺癌组33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9.58%和19.72%。结论:HPV-16和HPV-18基因型感染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和腺癌的发生,且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多存在双重或多重HPV感染。

  • 标签: HPV感染 基因型 宫颈正常组织 宫颈鳞状细胞癌 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应用1、10、100μg/LIL-1α处理HaCaT,培养24h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assay)分析检测其AQP3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应用10μg/LIL-1α处理HaCaT,培养6、12、24h,检测其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单因素4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检验分析组间总体差异。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IL-1α下调HaCaT细胞AQP3mRNA的表达,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1μg/LIL-1α可以下调其表达,在100μg/L时,其作用更为明显(F=37.86,P〈0.0001)。随浓度增加,IL-1α对AQP3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亦增加,以100μg/L组最明显。10μg/L的IL-1α在处理后6h降低了HaCaT细胞AQP3蛋白的表达,但随时间延长,其表达又有上升。结论IL-1α可以下调HaCaT细胞AQP3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和皮肤光老化的发生相关。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Α 角质形成细胞 水通道蛋白3 调节
  • 简介:背景:最近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发病机制。已经证实地氯雷他定在体外有抗氧化活性。作者评估地氯雷他定对CIU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效应。方法:采集10例CIU患者服用地氯雷他定前和服药4周后的血标本,并采集10名健康志愿者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氧化二氯荧光素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患者和对照组样本血小板中的氧化应激(ROS)产物,采用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样本相比,CIU患者基线时的ROS浓度及SOD活性显著升高,经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患者血标本中的ROS水平及SOD活性有所下降(P〈0.005)。结论:这些初步结论表明地氯雷他定在体内也有抗氧化作用。

  • 标签: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氧化应激 应激指标 患者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简介:1例76岁患者因呼吸困难入院。既往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17年,以及动脉高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心房纤颤和慢性支气管炎。曾用羟基脲、地高辛、别嘌呤醇、依那普利治疗。尽管未确诊有肺部栓塞,但由于入院时出现了血小板增多和心律不齐,因此建议预防性使用60mg依诺肝素皮下注射,2次/d。首次注射5d后,腹壁出现两个对称性红斑,直径5cm,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的部位一致。随后24h内,皮损逐渐增大,发展形成紫蓝色坏死斑,直径15cm×5cm。因发生上述局部副作用,依诺肝素停用。从皮损边缘取活检叮见真皮微血管周围有多发性纤维蛋白血栓,其上的表皮出现缺血性坏死。

  • 标签: 血液高凝状态 皮肤坏死 肝素诱导 低分子量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人体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在中医、西医多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果,文章综述近年来SLE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证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