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出现免疫纠纷,需要我们做出更多努力。本文主要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免疫纠纷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 标签: 基层 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专业,核医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一门普通专业课,实习安排周期较短,会出现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做出整合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办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核医学科 实习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US-GFNAC)检查过程,针尖与结节移动状态对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结节患者140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80例,良性组患者60例,记录各结节一般参数,包括结节大小(长径、短径)和部位(上极、中极、下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US-GFNAC检查。US-GFNAC检查过程,测量针尖移动距离(D1)、结节移动距离(D2)、针尖结节相对移动距离(D3),分析结节移动状态与良恶性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与结节大小和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D2、D3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D1与良恶性结节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D2增大,D3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D2、D3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951、0.938。结论:US-GFNAC检查过程,甲状腺结节移动状态与结节良恶性存在相关性,可通过结节移动特征辅助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移动距离
  • 简介:目的通过对乳腺微小肿块(直径<1cm)超声不同定位方法比较,寻求适合术前超声定位方法。方法选择我院60例女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分成3组,分别经超声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亚甲蓝(美蓝)注射定位及细针穿刺定位3种不同方法术前定位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对术中找到肿块时间(多个肿块为找到第1个肿块时间)、出血量(多个肿块为平均出血量)及切除组织与肿块重量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单一良性肿块,细针穿刺定位找到病灶时间为(2.1±1.7)min,出血量为(10.2±3.8)mL;经皮肤体表定位找到病灶时间为(5.6±3.2)min,出血量为(18.1±4.8)mL;亚甲蓝定位找到病灶时间为(4.0±2.8)min,出血量为(14.0±4.6)mL。结论乳腺微小肿块术前行超声定位是简单准确方法,能准确标明肿块深度和位置,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细针穿刺定位最精准,术寻找到肿块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但价格昂贵;体表定位最简便,尤其适合多病灶定位,但当乳房过大乳腺较松弛时易发生偏移而导致术中找到肿块时间过长;亚甲蓝染色定位较准确,但易弥散,时间和注射剂量是关键。

  • 标签: 乳腺 微小肿块 超声定位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daptiveiterativedosereduction3D,AIDR3D)迭代重建技术结合对比剂用量肝脏病灶扫描应用。方法:前瞻性地将60例肝脏占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常规组)采用滤过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重建+常规对比剂用量(1.5mL/kg),B组(双低剂量组)采用AIDR3D重建+低对比剂用量(1.0mL/kg)。对两组图像主观噪声、总体质量及是否达到诊断要求,按1~5分(1分最差,5分最优)予以评分。定量计算两组图像有效辐射剂量、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test)。结果:B组有效剂量较A组降低约32.1%;主观评估,B组图像质量评分与A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估,B组图像噪声低于A组,CNR与SNR高于A组(P〈0.05)。结论:低对比剂剂量结合AIDR3D重建技术,降低CT辐射剂量及减少造影剂用量条件下,仍可得到符合诊断标准图像。

  • 标签: 对比剂 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提升和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加深,当前可分解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原理,阐述了当前主要生物可降解材料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体应用

  • 标签: 生物医学 可降解材料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contrastindex,ECI)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共120个结节,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记录结节二维超声特征及结节距颈动脉距离,并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ECI值),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EC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20个结节,恶性结节65个,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ECI值(3.54±1.23)显著高于良性结节ECI值(2.65±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I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佳临界值为2.90.钙化组结节ECI值(3.50±1.55)显著高于无钙化组结节ECI值(2.4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内良恶性结节EC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节和恶性结节ECI值与结节距颈动脉距离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和0.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CI值对距离颈动脉≥10mm恶性结节诊断效能优于距离颈动脉〈10mm恶性结节.结论:ECI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常规超声重要补充.

  • 标签: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IVP)[1]是泌尿系统检查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但传统腹部加压IVP需按固定时间摄影,并且检查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近年来,我院将IVP改为透视下动态多体位相结合适时摄影新方法,可完全显示全尿路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新方法与常规IVP所取得影像质量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以求进一步探讨动态多体位在IVP应用价值。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体位
  • 简介:摘要 : 医学图像在临床应用科研物理问题、算法和软硬件设计操作等,是医学物理学重要分支。医学影像是人体信息载体,可用于教学和科研、治疗和疾病诊断。治疗医学影像可以用于制定治疗计划、治疗过程实施影像监督,以及通过对治疗监督是采集数据图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验证。当前医学影像世界前沿是功能成像,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成像。这些成像方法和技术发展以及医疗界广泛使用,必将引起医学领域研究和新治疗方案革命。

  • 标签: 医学影像 影响物理 成像技术
  • 简介:随着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到来,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量激增,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其中既包括我们常见静态CR、DR、CT、MRI图像,也包括各种动态医学视频影像,形成了所谓"数字医学"概念[1].不断完善和发展数字医学过程,医学影像信息完美性和全面性逐渐为医学工作者们所重视:如能否利用现有医学影像资源和计算机设备制作高水准医学影视视频;能否实现"画中画"功能,即在同一画面显示所要观察病变图像,又同时看到医师操作.数码视频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为这些问题解决提供了崭新思路.

  • 标签: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DCT)动态增强不同时相廓清参数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MD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20s、30s、45s、60s、75s、90s、2min、3min、5min、9min、12min、15min、20min共13个序列扫描,计算结节5min、9min、12min、15min、20min等不同时相廓清参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廓清参数肺结节诊断效能,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共59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32~80岁)59个结节[平均最长径(1.8±0.8)cm]纳入本研究。所有各时相廓清参数AUC为0.636~0.780,最高效能出现在增强后9min时相廓清率指标,其AUC为0.780。各时相廓清参数诊断效能差异不显著。结论CT动态增强廓清参数是诊断SPN有效方法,合理缩短延迟时间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而廓清参数诊断效能无明显下降。

  • 标签: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廓清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肿瘤检查重要方法,但传统检查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临床上广泛应用及PET/MRI研制成功,实现了解剖显像与代谢显像结合,大大提高了肿瘤诊断效能。因此,多模态影像技术得到越来关注。

  • 标签: SPECT/CT PET/CT PET/MRI 图像融合 分子影像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动态增强MRI(DCE-MRI)特点及DWI早期乳腺癌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40例(46个病灶)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分析DCE-MRI及DWI图像特点.结果:46个病灶蚕豆状类圆形37个(80.4%);35个(76.1%)呈&quot;毛刺征&quot;改变.增强扫描早期病灶中度强化6个,重度强化38个,共占95.6%(44/46).34个病灶(73.9%)呈环形向心性强化,随时间延长由周边向中心向心性填充、呈高低混杂信号.DWIb值为0时,病灶呈明显高信号;随b值增加,病灶信号强度降低.低b值为0、高b值分别为800、1000s/mm2时,病灶平均ADC值分别为0.94×10-3mm2/s、1.05×10-3mm2/s,可作为诊断早期乳腺癌临界值.结论:DCE-MRI结合DWI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及特异性,可为该病临床检出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测算厚壁斑块、薄壁斑块与破裂斑块容积传输常数(Ktrans),评估新生血管,为易损斑块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怀疑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根据MRI平扫图像对斑块进行分类,其中厚壁斑块15个,薄壁斑块9个,破裂斑块11个。根据DCE-MRI图像后处理获得各型斑块容积传输常数(Ktrans)。结果:厚壁斑块与薄壁、破裂斑块Ktran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薄壁斑块与破裂斑块Ktrans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rans值反映了不同类型斑块新生血管及炎性浸润不同,可作为早期评估斑块稳定性一个指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 斑块 粥样硬化性 定量测量 新生血管 斑块稳定性
  • 简介:双下肢站立位是生理功能位,能够反映负重骨骼生物力线改变,其站立位全景像可以提供双下肢病变征象及相关角度和长度等丰富影像资料.但是,由于目前IP及平板探测器最大长度为17in(约43cm,1in=2.54cm),要实现双下肢全景摄影就必须采用拼接技术.笔者回顾性分析19例由我院新引进飞利浦DagitalDiagnost单平板DR采用自动拼接技术拍摄双下肢站立位全景像患儿影像学资料,介绍DR双下肢疾病诊断和筛查应用价值.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全景 下肢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发展不断进步,借助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医疗设备临床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提高医疗效率同时也确保了医疗质量,而且医疗设备使用过程具有较高精确度没减少了误诊情况,也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其中医学影像设备现阶段医疗实践应用较多,先进成像技术能够较为清晰将患者病理状况展示医生眼前,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实际工作,医疗影像设备学习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必备功课,而借助先进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使得医护人员较为清晰明确设备构造特点,不管是使用上还是维修管理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医学影像设备 应用
  • 简介:MRI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特点,在外加磁场内,质子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其信号经过处理转换屏幕上显示为图像.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能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具有较高时空分辨力,为大脑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中医诊断 针灸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技术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彩超仪对35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病灶定位和切除范围判断。结果35例患者术病灶均定位准确,其中21例镜下全切除,4例功能区胶质瘤行次全切除,5例脑脓肿显著缩小,5例脑出血血肿清除满意。讨论术超声技术可实时显示病灶部位与范围,有助于病变切除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超声 神经外科手术 术中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牙齿矫正患者应用不同结扎材料矫正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 2017年 10月收治 106例口腔牙齿矫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53例。对照组给予弹力结扎圈进行固定,治疗组则给予不锈钢结扎钢丝进行固定,对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扎时间、拆除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较高,结扎时间、拆除时间均较长,对比对照组差异 P<0.05。结论:口腔牙齿矫正对患者外貌影响较大,给予不同结扎材料对其改善情况不同,其中实施不锈钢结扎钢丝结扎有效率较高,但是其操作时间较长,因此选择材料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 标签: 不同结扎材料 口腔牙齿矫正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