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主要参与DNA损伤反应,caspase-3主要参与细胞凋亡调控,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PARP-1caspase-3结直肠腺瘤腺癌中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腺瘤、70例结直肠腺癌10例癌旁黏膜石蜡包埋标本中PARP-1caspase-3表达,分析腺瘤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相关,以及两者间相关。结果: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PAR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结直肠黏膜(55.9%82.9%20.0%,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结直肠黏膜(33.9%28.6%100.0%,P〈0.05)。结直肠腺瘤中,PARP-1表达与腺瘤数目相关,caspase-3表达与上皮内瘤变程度相关;结直肠腺癌中,PARP-1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ARP-1与caspase-3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结论:PARP-1caspase-3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结直肠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直肠肿瘤 腺瘤 腺癌
  • 简介:随着国家法律建设不断健全,人们法律知识医学知识不断普及,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病人医院要求越来越高,一旦病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病人就会利用法律来寻求保护,这不仅会追究医院或医护人员法律责任,往往还涉及到赔偿问题。面对不断出现医疗纠纷,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增强与护理有关法律意识,已是摆在广大护理工作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问题。

  • 标签: 护士 法律意识 法律建设 医疗纠纷 合法权益
  • 简介:背景:生存素(survivin)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胃癌癌前病变中可能有一定程度表达,胃癌癌前病变诊断有相当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生存素不同胃黏膜病变中表达,以及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以阐明生存素胃癌发生中作用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mRNA蛋白慢性非萎缩胃炎、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慢性非萎缩胃炎、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表达率分别为2.5%、25.0%59.6%,生存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O%、15.0%51.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累及浆膜层、有局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蛋白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未累及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者(P<O.05).结论:生存素胃癌中有较高表达率,其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生存素基因可能参与了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至胃癌转化过程,可作为胃癌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生存素 胃癌组织 表达率 癌前病变 肿瘤 TNM分期
  • 简介:Syndecan-1一种由硫酸乙酰肝素链硫酸软骨素链修饰I型跨膜蛋白多糖,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表面,与肿瘤多种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目的:研究Syndecan-1结直肠腺瘤腺癌中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腺瘤腺癌发生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6例结直肠腺瘤、42例腺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yndecan.1mRNA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RT-PC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yndecan-1mRNA蛋白重度异型增生腺瘤腺癌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结肠组织轻、中度异型增生腺瘤(P〈0.05),正常结肠组织与轻、中度异型增生腺瘤之间以及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与腺癌之间其表达无明显差异。Syndecan-1mRNA蛋白表达与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合并结直肠腺瘤无关。结论:随着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增加,Syndecan-1表达显著降低。Syndecan-1介导细胞间黏附破坏结直肠癌致癌机制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标签: SYNDECAN-1 结直肠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辅助治疗指在成功术后辅助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术前辅助治疗,作为胃癌食管癌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加手术切除肿瘤可能并提高患者生存率,包括辅助化疗、辅助放疗辅助放化疗。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存活率
  • 简介: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贲门癌发生有直接联系,尽管个体期望寿命值无明显影响,癌变率相对较低,但却给患者心理经济造成很大负担。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美国、英国胃肠病学会和我国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分别于近期更新了Barrett食管诊治指南。本文根据美国、英国和我国Barrett食管最新指南,介绍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比较各指南关于Barrett食管诊治异同点。

  • 标签: BARRETT食管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自1906年Hemmeter应用X线摄片显示出消化性溃疡所致胃壁缺损口影像以来,X线钡餐检查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纤维胃镜问世则使X线检查诊断作用面临挑战,这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X线钡餐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率.气钡双对比造影有助于显示黏膜细微改变,可以检查出以往难以明确"线形溃疡"溃疡愈合期黏膜改变.但需要指出,质量较差双对比相不仅无助于确定溃疡性病变性质,且易导致误诊漏诊.

  • 标签: 龛影 消化性溃疡 诊断 X线征象 胃窦 胃壁
  • 简介:目的探讨HBsAgHBeAg定量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变化规律。方法13例急性乙型肝炎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sAgHBeAg定量检测。结果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内科治疗病情痊愈后,HBsAgHBeAg转阴;36例接受阿德福韦酯19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水平下降不明显,而HBeAg则明显下降;治疗48周,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HBVDNA不可测率为47.2%,而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为78.9%(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19.4%26.3%,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6.7%21.1%(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定量检测HBsAgHBeAg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 HBEAG 定量
  • 简介:背景:目前功能消化不良(FD)症状重叠现象尚缺乏深入研究认识。目的:比较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发病机制方面的异同点。探讨FD患者产生重叠症状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将120例FD患者分为有重叠症状(食管、肠道肛门直肠症状)无重叠症状组。分别行消化不良症状学(严重程度、症状分型等)精神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以及导胃电图检查、放射核素法或不透X线标志物法固体胃排空测定、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结合胃内压测定心率变异性分析,分组比较检测结果。结果:62.5%FD患者有重叠症状。有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胃壁肌电活动、固体胃排空功能、胃敏感性容受性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重叠症状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高于无重叠症状者(P〈0.05)。结论:有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病理生理机制相同.提示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诊治原则措施相似。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重叠症状产生原因之一。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重叠症状 症状学:发病机制
  • 简介:自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以来,至今已有6年。在此期间,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研究日新月异,因而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召开非常及时。

  • 标签: 慢性胃炎 防治 诊断 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 共识意见
  • 简介: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CDX2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基因靶点治疗、评估预后、判断复发提供标记物。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中Survivin蛋白、CDX2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表达腺癌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组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CDX2表达腺癌组与低级别瘤变组、正常组之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组之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腺癌组与高级别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Survivin与CDX2表达呈高度密切负相关(r=-0.64,P〈0.01)。结论Survivin蛋白、CDX2结直肠癌发生发展重要生物学标记物,两者有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基因靶点治疗、评估预后、判断复发提供手段。

  • 标签: SURVIVIN CDX2 结直肠癌 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肝或癌组织HSP70、p53PCNA表达情况。结果HCC组织HSP70、p53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x1^2=27.16x2^2=67.6,x3^2=40.6,P〈0.01);HSP70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中表达逐步增强;HSP70p53分化较好HCC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不良者(x1^2=6.8,P1〈0.01x2^2=6.1,P2〈0.05),而PCNA表达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无关(x2=2.4,P〉0.05);HSP70表达强度与p53PCNA表达关系密切(x1^2=41.3,x2^2=41.4,P〈0.01)。结论HCCHSP70高表达肿瘤。HSP70表达与p53PCNA表达密切相关,因而在H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热休克蛋白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CA199、CA125含量变化,探讨两者与肝脏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轻度20例慢性重型肝炎15例,二组患者留取血清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A125含量,同时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CA199为7.35±3.89u/ml,CA12513.28±8.41u/ml;慢性乙型肝炎组CA19920.69±9.14u/ml,略高于对照组(P〈O.01),CA12515.39±9.64u/m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两者含量均明显升高,CA199154.06±133.71u/ml,CA125184.44±125.73u/m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A199、CA125重型肝炎中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提示CA199、CA125水平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总胆汁酸(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产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加重PA值逐渐下降,TBA值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TBA水平升高,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病情预后早期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TBA 血清前白蛋白 正常 临床意义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诊治65例胆总管扩张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EUS、MRCP检查结果,比较两者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65例患者中,经手术或ERCP证实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EUS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分别为93.8%83.1%,敏感性分别为94.6%85.7%,特异性分别为88.9%66.7%。通过计算Youden指数,JEUS=0.89;JMRCP=0.76,说明EUS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要髙于MRCP。结论EUS诊断胆总管结石较MRCP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优势。

  • 标签: 超声内镜 胆总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 简介: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建立人工气道损坏了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废弃了上呼吸道吸入气体滤过作用,加上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极易发生感染,预防机械通气时发生院内感染机械通气成功重要保证,许多环节上应当注意。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院内感染 预防 护理 上呼吸道 防御功能
  • 简介:胃肠动力疾病病理生理研究临床药物研制基础.近年研究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肠肌间神经丛(ENS)、胃肠道平滑肌等每一水平或相互间功能障碍有关.这些组织结构功能依赖于各种神经递质体液因子释放而建立联系,各种递质信使与相应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生理功能.

  • 标签: 胃肠动力疾病 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胃肠动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