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并非由同时施加的声刺激所引起的声音感觉,其中大部分属感神经性耳鸣,少部分是血管性耳鸣、肌源性耳鸣和中耳机械性耳鸣等。现仅就感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治疗问题谈谈个人意见。在实施这些治疗方案之前一定要排除外科情况。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临床治疗 血管性耳鸣 肌源性耳鸣 治疗方案 声刺激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普通成年男性、女性最大时长/a/的基频、强度等参数,分析不同性别成人声带稳定性的差异,探究声带稳定性及性别对最长声时的影响,为最长声时的取值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ealAnalysisTM录制90名普通成人(男性、女性各45名)的最大时长音/a/,采用Phonation提取声学参数。分析性别对最大时长/a/各参数的影响;选用以上参数界定声带稳定性,按参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男、女被试平均分为低、中、高3组,探究性别及声带稳定性对最长声时的影响。结果①男性及女性的基频变化范围、基频微扰、强度变化范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的基频标准差和强度标准差显著大于男性(P<0.05);男性的强度微扰极显著高于女性(P<0.01)。②男性基频变化范围中组的最长声时显著高于低组,其他参数的不同组别最长声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发最大时长/a/时,男性的声带振动稳定性好于女性。②基频变化范围对普通男性的最长声时有影响,而其他参数对普通成人的最长声时不存在影响。③基频变化范围可以作为普通成人最长声时取值规范的参考标准。

  • 标签: 最长声时 声学特征 基频 强度
  • 简介:自身免疫性感神经性聋(autoimmunesensorineuralhearingloss,ASNHL)是侵犯耳蜗及蜗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McCabe在1979年首次提出。作为一种经过合理治疗后病情可以好转或稳定的内耳疾病.ASNHL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ASNHL既可表现为器官特异性(无其它器官受累)的原发性内耳损伤,又可以是伴随某些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非器官特异性,如韦格纳肉芽肿病、Cogan综合征、多发性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肉瘤等)而出现的内耳受累症状。临床上部分原因不明的感神经性耳聋、突聋、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COGAN综合征 器官特异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韦格纳肉芽肿病
  • 简介:人类耳蜗有内外两种毛细胞。内毛细胞把外界传人内耳的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信号起到协调作用。听觉神经元把电信号进一步传人听觉通道,最后传人听觉中枢。不幸的是,无论毛细胞或听神经元的损伤都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转的感神经性耳聋。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神经性耳聋,随着世界人1:3的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觉神经元 治疗 预防 内毛细胞 信号转换
  • 简介:目的观察Ginaton(金纳多)和Duxil(都可喜)治疗感神经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治疗组(给予金纳多和都可喜)和对照组(使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各50例,疗程30天;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观察副作用。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和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2%(16/50),与对照组的12%(6/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和都可喜对治疗感神经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药物治疗
  • 简介:1977年,一个名叫汉弗莱斯的美国大学生在其毕业论文中,杜撰了一个英文单词“audism”,借以表达健听人士对聋人持有的高人一等的态度.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1992年,这个单词成为聋教育和聋文化领域一部经典著作的核心主题.

  • 标签: 释义 毕业论文 英文单词 经典著作 大学生 聋教育
  • 简介:对于配戴传统助听器不适应或效果不满意的感神经性聋患者来说,振动声桥(vibrantsoundbridge,VS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听力康复手段。此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植入VSB的54例中重度感神经性聋患者术前、术后的纯音听阈值和言语识别率,来评价VSB对感神经性聋患者听力的改菩效果。

  • 标签: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Hearing Loss Sensorineural) 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
  • 简介:目的研究骨参舒耳片对感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并用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观察双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开放治疗组40例,共120例病人,给予骨参舒耳片和对照药,用药前后,测血,尿,肝和肾功,做纯音测听.结果骨参舒耳片治疗耳聋总有效率为42.9%,耳鸣总有效率为90.7%,与对照组18.7%和40.5%相比差异显著.且对耳堵闷感,头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用药后对血,尿,便,心,肝,肾功能亦无影响.结论骨参舒耳片对感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骨参舒耳片 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重度感性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分析12例(22耳)脑外伤合并重度感神经生耳聋的起病过程,听力损失情况,诊断经过,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随诊6个月.结果本组中男8例(15耳),女4例(7耳),就诊时平均年龄32.7岁,就诊时平均听力损失64.5dB.本组中绝大多数病例未能早期确诊,治疗后,12耳(54.5%)听力改善.结论脑外伤合并重度感神经性耳聋是严重的听力疾患,应提高警惕,尽可能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 标签: 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临床分析 平均听力损失 早期确诊 诊疗措施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构训练,治疗组进行构训练时配合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别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语音清晰度总分均明显提高(P=0.00),语音清晰度提高程度一级、二级人员评估得分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构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相对于单纯构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构音障碍 针刺 言语治疗 语音清晰度
  • 简介: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是声音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第一个传入性突触结构,因其空间分布呈带状,故常被称为“带状突触”。这些带状突触是声音信号传导和释放的重要节点,在听觉形成和听力损伤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耳蜗体积小,带状突触所在的位置深、数量少,长期以来,关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

  • 标签: 耳蜗内毛细胞 带状突触 感音神经性聋 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结构 信息传递
  • 简介:目的调查沧州地区极重度感神经性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分子病因学情况。方法对沧州市特教学校241名学生进行聋病病因学问卷调查、纯音听力测试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241名受试者中有39人检出基因突变,占总人数的16.2%,其中GJB2突变25人,占总人数的10.4%,GJB2235delc纯合突变12人,299delAT纯合突变1人,单杂合突变6人,均为235delc位点突变,复合杂合突变6人;GJB3突变1人,占0.41%;SLC26A4突变14人,占5.8%,3人为IVS7-2A〉G纯合突变,10人为ⅣS7-2A〉G单杂合突变,1人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沧州市特教学校极重度感神经性聋人群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通过耳聋基因检查,可明确耳聋病因,从而达到防聋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 标签: 耳聋 基因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40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优质护理组200例和常规对照组200例,优质护理组接受门诊诊优质护理,常规对照组接受门诊诊常规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话韵律位置对其重音的影响及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值K、音节平均强度与平均强度比值I、音节时长与时长比值M这3个声学参数对重音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听感知及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韵律单独出现和在句中出现其重音的听感知量T值的绝对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②韵律位置对K值有显著影响。③重音类型对K、M有显著影响。结论①韵律单独出现与在句中出现的重音位置及前后音节轻重差异不同。②韵律在旬中出现时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值大于单独呈现时。③时长为韵律重音最敏感的参数,其次是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而强度则不敏感。

  • 标签: 韵律词 重音 听感知 声学参数
  • 简介:空间维度形容是描述物体各个维度特征的形容,是语言障碍儿童康复重要且较难的教学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如何让儿童循序渐进地掌握是教学中常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儿童空间维度形容的习得规律,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案例,设计了语言障碍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训练的参考范式,包括感知、匹配、比较和运用四个阶段。

  • 标签: 语言障碍儿童 空间维度形容词 训练范式
  • 简介:目的探讨学业不良儿童声调双耳听能力的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材料对小学三年级学业优良和学业不良儿童声调双耳听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学业不良儿童双耳声调听能力显著低于学业优良儿童;②在声调听材料中,有意义材料的听具有右耳、左脑效应,而无意义材料则没有明显的半球优势;③学业不良儿童双耳听无意义材料时,四声最容易,一声、二声其次,三声最难;而听有意义材料时,则一、三、四声较容易,二声最难。结论教师应采用恰当的训练措施帮助学业不良儿童提高双耳听能力,增强其听处理能力,最终提高其学业成绩。

  • 标签: 学业不良儿童 声调 双耳分听
  • 简介: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筛查。方法采集本地区聋哑学校和门诊散发的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神经性耳聋患者129人的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12SrRNA热点突变位点。结果该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占41.09%,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26例(20.16%);mtDNA突变8例(6.2%);SLC26A4基因突变21例(16.28%);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本组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高达41.09%,GJB2突变是该人群遗传性聋的最常见病因,SLC26A4突变为第二常见病因。

  • 标签: 耳聋 基因诊断 GJB2 SLC26A4
  • 简介: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聋哑学校重度感性耳聋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194例聋哑学生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取。血样经DNA提取,进行GJB2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的检测。结果194例聋哑学生中,GJB2235delC纯合突变、235delC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为5.67%(11/194)、5.67%(11/194),mtDNAA1555G点突变检出率为9.28%(18/194)。GJB2235delC在汉族、维族、回族聋哑学生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1%(27/284)、6.0%(3/50)、3.13%(1/32);携带mtDNAA1555G点突变的聋哑学生16人为汉族、1人为维族、1人为回族。结论新疆三个主要民族聋哑学生群体中GJB2235delC、A1555G突变检出率均以汉族最高,但三个民族的突变检出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GJB2235deIC突变检出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A1555G突变检出率高。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 简介:目的调查山西省运城地区重度感性耳聋病因学情况。方法对运城市聋哑学校142名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39名非综合征性感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检测和GJB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7例(5.04%)存在线粒体DNAA1555G点突变,8例(5.76%)存在-GJB2235delC纯合突变,14例(10.07%)存在-GJB2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0.87%。结论运城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特别是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聋病分子诊断,可达到防聋、指导聋儿康复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 标签: 耳聋 病因 线粒体DNA GJB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