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清雍正年间湖南生员曾静及其门徒密谋造反,在谋反罪名成立的前提下,雍正帝一反常态,来个“出奇料理”,将曾静师徒免罪释放,而重判吕留良及其门人学子。这被称为千古奇案。本文就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曾静、吕留良案,从政治上清除诸王朋党残余、思想上扑灭汉人反满意识及雍正帝个人性格等方面分析了雍正帝对此案“出奇料理”的原因,并兼论传统中国华夷思想。

  • 标签: 华夷之辨 雍正帝 曾静 吕留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1
  • 简介:阳明学本身恰恰可以说是儒学内部异端,阳明学者将异端矛头由佛老转向功利俗学,由阳明这里对异端解释可见

  • 标签: 学者正统 异端辨 正统异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3
  • 简介:阳明学本身恰恰可以说是儒学内部异端,阳明学者将异端矛头由佛老转向功利俗学,由阳明这里对异端解释可见

  • 标签: 学者正统 异端辨 正统异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3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05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2-19
  • 简介:阳明学本身恰恰可以说是儒学内部的异端,阳明学者将异端的矛头由佛老转向功利俗学,晚明阳明学者不再以佛道二教为异端的这种变化

  • 标签: 学者正统 异端辨 正统异端
  • 简介:棍徒一词是明清两代对地痞流氓的俗称。作为俗称,棍徒与光棍、刁棍、痞棍、奸棍、地棍等经常被混用。然而,在清代律例中,诸概念虽然嫁接自社会俗称,却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更为明确的法律含义。已有成果并没有就上述概念的法律含义及相互关系给出答案。而且,惩治该类群体犯罪条例之间关系亦有必要厘清。本文旨在明确诸概念含义及相互关系。进而,通过探析棍徒犯罪相关条例形成路径及相互关系,可以发现,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而言,条例形成于案例,司法判决的过程即是条例形成的过程。从立法方法论角度而言,条例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其形成并非遵循“从概念到规范”的演绎逻辑,而是体现“属辞比事”,以类索别,“例”由“比”出的归纳逻辑。

  • 标签: 棍徒 X棍 凶恶棍徒例 光棍例 “例”由“比”出
  • 简介:一些法院和法官也认为适用陪审制度的目的并非为了实现司法民主和司法监督,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判员为陪审官或陪审员参加审判刑事、民事案件的制度,对于确定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

  • 标签: 人民陪审制度 理性辨 陪审制度理性
  • 简介:中华书局于一九九一年四月出版的第四期《文史知识》,刊载有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所著《我国最早的楹联》一文。文章指出,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编号为'斯坦因0610'(S.0610)的经卷背面(据敦煌文献目录.

  • 标签: 经卷 文史 编号 敦煌 目录 文字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对科学的崇尚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包括法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与科学相提并论。但是从科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通过对法学和科学二者研究对象的比较,能够发现法学与科学的诸多不同。将法学纳入科学范畴带有某种功利性意义,而通过对科学进行理性反思后,可以发现法学并没有必要去“攀附”科学来获得权威性和合法性,一味地“依傍”科学也并不能真正促进法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 标签: 法学 自然科学 法律 客观规律 法学科学性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对科学的崇尚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包括法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与科学相提并论。但是从科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通过对法学和科学二者研究对象的比较,能够发现法学与科学的诸多不同。将法学纳入科学范畴带有某种功利性意义,而通过对科学进行理性反思后,可以发现法学并没有必要去“攀附”科学来获得权威性和合法性,一味地“依傍”科学也并不能真正促进法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 标签: 法学 自然科学 法律 客观规律 法学科学性
  • 简介:儒家的义利形成了一个贯通理事、内外、天人的义理系统。在社会共同生活层面,关注利益与合宜的利益分配制度,主张以义制利、重义轻利。在个体价值选择层面,关注个体对外在规则的自觉遵循与自得自足,主张以义取利、以义为利。在性与天道的超越层面,主张义即是性、性即是理,义外无利,关注实现本体之义的修养工夫。儒家义利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将以血缘情感为纽带的宗法伦理作为义的基础,从而奠定了偏向整体性、内在性、超越性的价值取向。

  • 标签: 儒家 义利之辨 概念含义 问题层次 价值取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23
  • 简介:也强化了中国人的华夷观念,华夷观念淡化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 标签: 中国化 传统华夷观 化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18
  • 简介:也强化了中国人的华夷观念,华夷观念淡化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 ,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 标签: 中国化 传统华夷观 化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24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5
  • 简介:郭象(252~312)及其无数追随者曲解妄注《庄子》,由于郭象删改《庄子》原文,今传《庄子》的郭注也不完全是郭象原文

  • 标签: 删改庄子 四境郭象 学四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6
  • 简介:关于韩林儿的死因历来存在着不少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是围绕着朱元璋是否曾指使或授意廖永忠去除掉韩林儿而展开的。通过分析相关的史料,我们认为韩林儿之死是廖永忠妄自揣度朱元璋的心思而为,并非是受朱元璋指使的。

  • 标签: 韩林儿 朱元璋 廖永忠
  • 简介:本文总结了经学家们因为对“贤”和“易”的不同理解,并对“贤贤易色”的不同阐释,分析了笔者同意将“易”训为“轻略”,“色”训为“面色、外在容颜”的原因。

  • 标签: 《论语》 贤贤易色 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