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常遇晴 梅旭 侯永恒 宋健平 吕芳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 51040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寄生虫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给贫困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治疗原虫病和蠕虫病的药物存在一定缺陷,亟待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小檗碱最早从黄连的根茎中提取获得,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小檗碱的衍生物通过修饰小檗碱的结构位点获得,除了具有抗菌和微生活性以外,小檗碱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显著的寄生虫活性。本文概括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抗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刚地弓形虫、恶性疟原虫和柔嫩艾美尔球虫)和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首蛔虫)感染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小檗碱 原虫 蠕虫
  • 简介:摘要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明显提高了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率,但约有一半患者疗效不佳或无效。为精准预测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筛选新辅助放化疗的优势人群,在生物标志物方面已进行多项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本文就生物标志物预测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食管肿瘤/鳞癌 新辅助放化疗法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联合阻运动对老年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8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有氧联合阻运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和睡眠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获得有效问卷36份,对照组获得37份。研究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癌因性疲乏量表情感、行为/严重程度、认知/情绪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觉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睡眠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有氧联合阻运动可有效缓解患者癌因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肺癌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 癌因性疲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汤腾汉(1900—1988)是中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他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在柏林大学哲学系药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先后在山东大学、北洋大学工学院、华西协合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从事药学、化学和化工专业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他是中国早期对中药进行生药研究、化学研究及药理研究的学者之一。同时,他长期兼任药厂职务,指导药品的实际生产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组织领导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防化学毒剂研究。此外,汤腾汉的贡献还体现在药典编写、教材编审、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对汤腾汉一生的工作进行详细考察,分析汤腾汉的工作在中国化学史、药学史上的贡献及意义,能够体现出以汤腾汉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的思想和精神。

  • 标签: 汤腾汉 药学 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6例患者确诊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0%(3/6),其中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例均手术顺利,术后仅1例出现疑似的微小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初步数据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满意病理缓解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不增加手术风险,较为安全,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新辅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抗PD-1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新辅助化疗(NAC)后手术治疗T4期食管鳞癌(ESCC)的可行性与早期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确诊的5例T4期ESCC患者,对其进行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程序化死亡因子-1(PD-1)免疫疗法后实施外科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新辅助治疗时均见不良反应,行对症干预后改善。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达80%(4/5),这些患者中2例患者符合病理完全缓解(pCR)标准,1例患者未达病理缓解。所有患者皆成功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1例患者疑似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免疫干预+NAC用于T4期ESCC的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MPR,同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手术风险可控,安全性好,远期效果尚需通过更深入研究及多中心数据来明确。

  • 标签: 食管鳞癌 抗程序化死亡因子-1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寻找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疗效的差异基因(DEGs)并深入分析其功能。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微阵列数据集GSE104580;利用在线工具GEO2R筛选DEGs;运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数据包对筛选得到的TACE疗效的DEGs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TACE疗效差异的关键DEGs。利用UALCAN和GEPIA数据库分别对TACE疗效差异关键DEGs的表达和生存进行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方法。结果439个基因在TACE治疗肝细胞癌中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上调基因228个,下调基因217个;差异基因的富集及其通路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7 (IL-17)信号通路、肿瘤转录失调和视黄醇代谢等生物过程;Cytoscape共筛选出10个TACE疗效差异的关键DEGs。最后通过多数据库综合分析发现,筛选出的10个TACE疗效差异的关键DEGs均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组CDK1、TOP2A、CDC20、BUB1、KIF2C、DLGAP5、CENPF、TPX2、BIRC5和TTK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选出的10个基因对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耐药分子机制以及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生物信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降期明显,可提高保肛率及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耐受,但临床疗效个体差异大。近年来研究发现,环氧合酶-2、G蛋白偶联受体、P53结合蛋白1、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小RNA等生物学指标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敏感性相关,可预测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

  • 标签: 直肠肿瘤 化放疗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温针灸促进胃癌手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60例,并将患者按是否接受温针灸分为实验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5-氟尿嘧啶加顺铂化疗方案,实验组于每次化疗后第一天行温针灸治疗,穴取双侧足三里与气海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观察患者外周血象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温针灸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WBC、N、PLT、Hb的表达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4.86±1.55)×109/L比(5.60±1.62)×109/L;(0.57±0.21)×109/L比(0.69±0.30)×109/L;(179.00±47.60)×109/L比(194.00±55.80)×109/L;(102.00±17.50)g/L比(113.00±16.90)g/L;t值分别为2.572、2.337、2.134和2.623,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温针灸治疗后NK细胞数量、NK细胞表达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表达NK细胞活化型受体(natural-killer group 2,member D,NKG2D)水平皆升高[(8.40±2.29)%比(11.86±3.29)%,(9.23±2.51)%比(17.50±4.97)%,(7.50±3.59)%比(11.38±3.16)%,t值分别为2.441、2.355和2.293,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对恢复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有较好的疗效,并可通过调节NK细胞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胃癌 温针灸 化疗 自然杀伤细胞 γ-干扰素 NK细胞活化型受体
  •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等,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现以机体免疫状态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为基础,回顾与探讨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改变在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以及益生菌在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刻理解肠道微生态与儿童过敏的关系,为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过敏 肠道微生态 儿童 菌群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研究发现肠道真菌在微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直接作用于肠道或间接影响肠道细菌等途径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肠道微生态中真菌及其产物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和真菌与细菌互相作用的现有研究进行详细综述,系统阐述肠道真菌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HBV相关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等肝肠疾病的关联,并提示了肠道真菌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微生态系统 肠道真菌 肠道疾病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凋亡相关基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DC-CIK细胞生物免疫治疗。观察两组凋亡相关基因[原发性小头畸形基因(MCPH1)、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M)、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转录因子21(TCF21)]、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CPH1、ATM、ATR、TCF21分别为(301.11±41.12)、(239.98±30.15)、(270.01±36.01)、(270.01±34.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32±15.32)、(103.00±13.97)、(101.12±14.90)、(100.20±14.99)(t=32.194、29.149、30.644、32.299,均P<0.001);观察组Th1细胞为(29.00±3.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61±3.22)%(t=9.634,P<0.001);观察组Th17细胞、Th2细胞、CD+4CD+25Treg细胞分别为(0.89±0.10)%、(12.01±1.36)%、(11.02±1.9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0.20)%、(17.61±2.20)%、(18.70±2.40)%(t=25.614、15.310、17.670,均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2.0%(2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15/50)(χ2=5.002,P<0.05)。结论DC-CIK细胞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诱导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功能,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细胞生物学 免疫疗法,过继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药物疗法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态在肝胆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关注。诸多肝胆疾病进程中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微生通过病原菌和(或)微生直接作用、代谢产物、调控胆汁酸代谢等途径参与急慢性肝病进程。肠道微生态可能成为肝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肠道微生态在肝胆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机制,探索干预肠道微生态治疗肝胆疾病的新方法。

  • 标签: 肝病 胆道疾病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手术是多种结直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如术前禁食、机械性肠道准备、抗生素的使用)可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功能。肠道菌群失调可增加术后感染、胃肠功能失调、吻合口漏及疾病复发等风险。本文探讨了结直肠外科围手术期干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围手术期的微生态干预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依据。

  • 标签: 结直肠外科手术 肠道微生态 围手术期 菌群失调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CCP、AKA、APF这3种自身抗体自制质控品的制备及评价,为其他自身抗体自制质控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将阳性血清和体检健康人群的阴性血清按比例进行混合,调制成所需浓度的混合血清,再进行56 ℃加热30 min灭活,离心过滤后分装,置-20 ℃以下冰箱保存。检测20瓶质控品以及连续检测20次同瓶质控品计算变异系数(CV)值来测定混合血清的瓶间差。37 ℃水浴储存条件下每天检测10次求出偏差,来判断37 ℃条件下的稳定性。-20 ℃冷冻储存,每周检测1次,求出每月CV值,来判断长期稳定性。结果37 ℃条件下,在长达8 d的时间中,CCP抗体的偏倚都小于±20%的偏倚要求,AKA、APF的结果都在上下一个滴度的可接受范围内。在瓶间差测试中,CCP抗体的CV瓶间为3.2%,远<20%的瓶间差要求,而AKA、APF的瓶间差可视为0。在-20 ℃长期稳定性实验中,累计9个月的检测结果,CCP抗体总CV为10.6%,<20%的要求,AKA、APF结果都在上下一个滴度的可接受范围内。所有阴性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CCP、AKA、APF这3种抗体自制混合血清质控品的性能良好,且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医院和实验室,也为其他自身抗体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提供参考。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自身抗体 质量控制品
  • 简介:摘要化疗相关性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总体发病率高,但治疗率不理想,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治疗手段有限,且存在血源紧张、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铁剂使用不规范、不良反应多、治疗费用高等各种不足。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指南评估病情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有效地早期干预,积极开发早期监测手段及新型药物,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减轻疾病负担。

  • 标签: 肿瘤治疗方案 化疗 贫血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微生态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生命周期的进展,微生群从开始在人体定植到成熟的过程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儿童时期的微生态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微生态失调似乎更容易导致一些特定疾病的产生。本文对微生态系统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针对病毒本身的抗病毒治疗就成为关注的焦点。现根据埃博拉病毒复制感染过程,简述作用于各环节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实(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而评述新型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疗效,并提出联合治疗方案的方向。

  • 标签: 埃博拉病毒病 抗病毒 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