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小儿肾母细胞术前术后及康复护理 。 方法 以肾母细胞患儿 34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分为参照组 17 例与研究组 17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肾母细胞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小儿 肾母细胞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血管母细胞的MRI诊断价值。方法以20例脊髓血管母细胞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6月,均实施MRI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中,主要表现是颈胸段脊髓内类圆形病灶,16例大囊结节型,4例实性结节型;17例单发,3例多发;最大直径超过5cm者为2例;使用T1W1诊断病灶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对比剂注射以后,实性结节型患者可见均匀强化,囊性结节型患者可见边缘不强化、壁结节强化。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患者使用MRI诊断,有效诊断疾病,明确影像学特点,促进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病灶 MRI诊断
  • 简介:古丽米热·穆拉提 李春玲 朱耀光 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 848200血管肌成纤维母细胞( angiomyofibroblastoma,AMF) 是一种较罕见的发生于软组织的良性间叶细胞肿瘤 。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Fletcher等 于 1992 年首次报道并描述 10 例女 性外阴AMF。AMF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外阴、阴道、会阴和宫颈等浅表组织 ,也有报道发生在直肠凹陷、阔韧带、腹股沟等处。本文对1例女性外阴AMF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颅内肿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性、组织学分化和对治疗反应均有所不同.最为常见的为浸润性胶质,可来源于星型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间变性星型细胞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是高度恶性的星型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老年人,其进展需要新生血管.血管生成过程的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在颅脑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特异性的高度血管化,GBM可作为研究肿瘤血管化生成过程和抗血管化治疗的模型.高度恶性胶质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疗)在提高生存率方面效果有限,而全身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令人失望,胶质母细胞的平均生存期只有50周左右.考虑到肿瘤生长对血供的依赖性,抑制有缺氧诱导的血管生成将是恶性胶质治疗的一个新靶点[1].

  • 标签: 胶质瘤 缺氧诱导子 血管生成
  • 简介:目前,胶质母细胞即使采用手术切除,同时辅助替莫唑胺化疗及放疗,其中位生存期仍然只有12~15个月。胶质母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抵抗性及高复发率。有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很可能是胶质母细胞易复发的原因之一。肿瘤微环境、免疫调控和放化疗抵抗等是胶质细胞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将重点介绍胶质细胞的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和放化疗抵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放化疗抵抗
  • 简介:已经有许多证据表明,多种类型的胶质组织中存在一小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称为胶质细胞(gliomastemcells,GSCs)。它与胶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由此提出了GSCs假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深层次问题上出现了争议,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谈一些看法。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神终千细朐 CD133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节细胞胶质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1例节细胞胶质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复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构成。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节细胞胶质较少见,易于多种肿瘤混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患者女,50岁,因"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近3个月头晕"入院。查体: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术前视力右眼0.8、左眼0.6;右眼视野下方及上方暗点,左眼配合不佳。垂体MR平扫及增强(图1):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区见类圆形异常信号,约1.8cm×1.4cm×2.0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及等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垂体.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鞍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很差,目前恶性胶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少于15个月。免疫治疗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策略。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对胶质的被动免疫治疗中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大剂量化疗加手术并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IV期神经母细胞患儿并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由于儿童本身个体的特殊性,在动员与采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使采集能顺利进行,降低不良反应,我们为采集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COM.TEC连续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造血干细胞。结果30例患儿通过采集前给予家长和患儿对整个过程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采集的全过程给予密切的监护,不需要镇静与麻醉,操作简单、损伤小,经医护配合,均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采集效率均得到CD34+>2.0×106/kg患者体重的干细胞。所有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后8~14d均植活。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干细胞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病理学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07年至2011年我院存档的GNBn患者18例,就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NBnA型12例,B型6例。A型生存时间平均为(60±5.2)个月,B型(20±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均死亡,A组存活2例。结论虽对GNBn进行分型可助于评价预后,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临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提高预后评价的准确性及治疗的针对性,以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病理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通常认为不表达细胞角蛋白,借此可与上皮来源肿瘤相鉴别。该文报道1例5岁男孩发生的神经母细胞伴有细胞角蛋白表达,描述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旨在拓展对神经母细胞免疫表型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T2WI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胶质母细胞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6例胶质母细胞(glioblastoma,GBM)患者的术前MRI影像,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Ki-67<50%)和高表达组(Ki-67≥50)。在T2WI轴位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所有病例按照70%∶30%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训练组用于特征筛选和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特征筛选由t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完成,特征筛选后的数据建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三种机器学习模型;测试组用于验证建立的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表示为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AUC。结果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中,RF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72、0.67、0.76、0.72,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诊断效能最低,SVM模型介于二者之间。结论基于T2WI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预测胶质母细胞Ki-67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RF模型预测效能最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胶质母细胞瘤 Ki-67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T2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YCN对NK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介导神经母细胞(neuroblastoma,NB)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B组织MYCN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比例、NK细胞的活化、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和NB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的表达状况;干扰/过表达NB细胞系MYCN,与分选的健康儿童NK细胞进行共培养,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状况,4 h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NB细胞的杀伤性。结果MYCN高表达NB患儿外周血NK细胞数量(F = 45. 53,P = 0. 0002)及比例(F = 43. 93,P = 0. 0003)显著减少,MYCN可显著抑制γ-干扰素、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释放[SK-N-BE (2):t = 9. 10,P = 0. 0008;t = 4. 76,P = 0. 0089;t = 4. 66,P = 0. 0096;SH-SY-5Y:t = 16. 79,P < 0. 0001;t = 35. 85,P < 0. 0001;t = 24. 66,P < 0. 0001],抑制NK细胞的活化和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SK-N-BE(2):t = 7. 25,P = 0. 0019;SH-SY-5Y:t = 33. 07,P < 0. 0001],MYCN高表达促进NK细胞NKG2A的表达[SK-N-BE(2):t = 9. 25,P = 0. 0008;SH-SY-5Y:t = 14. 65,P = 0. 0001],抑制NKG2D的表达[SK-N-BE(2):t = 7. 21,P = 0. 0020;SH-SY-5Y:t = 8. 66,P = 0. 0010],同时抑制NB细胞中NKG2D配体MICA[SK-N-BE(2):t = 18. 35,P < 0. 0001;SH-SY-5Y:t = 56. 90,P < 0. 0001]和MICB[SK-N-BE(2):t = 22. 40,P < 0. 0001]的表达。结论NB中高表达的MYCN可通过抑制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从而抑制NK细胞对NB细胞的杀伤介导NB细胞免疫逃逸。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MYCN基因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0(PDCD10)调控胶质母细胞(GBM)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GBM细胞系(U251和U373)构建稳定转染的PDCD10过表达(oxPDCD10)或沉默(shPDCD10)的GBM细胞系。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DCD10、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4(EphB4)、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Erk1/2的表达。在过表达PDCD10的GBM细胞进一步下调EphB4(siEphB4)。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PDCD10和EphB4在GBM患者中高表达且具有相关性(203.4±17.9比100.0±12.4,t=8.2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PDCD10的GBM细胞系迁移和侵袭低于对照组,而oxPDCD10的GBM细胞系迁移(152.8±27.3比97.6±16.4,P<0.05)和侵袭(152.9±11.8比89.4±16.6,P<0.05)高于对照组(t=5.40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PDCD10引起EphB4和p-Erk1/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oxPDCD10调控EphB4表达高于对照组。在oxPDCD10的GBM细胞上转染siEphB4后,逆转了oxPDCD10引起的GBM细胞迁移和侵袭高于对照组(t=3.0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BM中PDCD10通过调控EphB4的表达,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的迁移与侵袭。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0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基因在胶质母细胞(GBM)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DNA甲基化水平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共纳入3组GBM样本[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35例)、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22891队列(50例)、中国脑胶质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105例)]及非肿瘤对照脑组织(NTB)(TCGA数据库10例、GSE22891队列6例、CGGA数据库5例用于基因表达水平比较,GSE63347队列25例、GSE22891队列4例以及CGGA数据库8例用于甲基化数据比较)。利用公共数据库中GBM基因表达芯片和DNA甲基化芯片数据,通过GBM与NTB间BST2基因表达水平比较、生存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等,获得BST2基因在GBM中的表达状态以及其与非CpG岛DNA甲基化、GBM分子亚型[CpG岛甲基化表型(G-CIMP),非G-CIMP的前神经元型、神经元型、经典型和间质型]、患者总生存(OS)时间以及功能基因表达谱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TB样本比较,BST2 mRNA在GBM中呈高表达状态(mRNA表达数据采用Z-score标准化)(TCGA数据库比GSE63347队列:-0.97±1.14比-2.32±0.21,t=3.74,P<0.05;GSE22891队列:9.03±1.28比7.18±0.22,t=3.42,P<0.05;CGGA数据库:-0.43±1.11比-0.62±0.35,t=2.09,P<0.05)。TCGA数据库中,BST2 mRNA在不同肿瘤分子亚型中均高表达(G-CIMP为-1.96±0.94,非G-CIMP的前神经元型为-1.74±0.88,神经元型为-0.83±0.98,经典型为-0.71±1.18,间质型为-0.55±1.01),与NTB样本(-2.32±0.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ST2 mRNA在神经元型、经典型及间质型肿瘤之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高于G-CIMP和非G-CIMP的前神经元型(均P<0.05)。BST2非CpG岛DNA甲基化水平与其mRNA表达负相关(TCGA数据库:r=-0.30,P<0.05;GSE22891队列:r=-0.54,P<0.05;CGGA数据库:r=-0.29,P>0.05)。生存分析表明,非G-CIMP且非前神经元型患者的BST2 mRNA表达水平与OS呈负相关(HR=1.18,95% CI 1.00~1.39,P<0.05),而在G-CIMP及前神经元型的亚组中,BST2 mRNA表达与患者OS无相关性(HR=1.08,95% CI 0.84~1.40,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TCGA数据库非G-CIMP且非前神经元型的样本中,高表达BST2的GBM样本显著富集于与免疫反应负性调控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激活相关的功能基因簇。结论BST2基因在GBM中表达上调,可能与非CpG岛DNA低甲基化改变有关;该基因可能成为评估非G-CIMP且非前神经元型GBM亚型临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膜糖蛋白类 DNA甲基化 分子分型 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局部残留病灶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维甲酸巩固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低危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在特定病例中,可随访观察;对于中危患儿,需行手术及化疗,且残留病灶可能对患儿的预后无影响,不宜使用激进的手术方式;而对于高危患儿,需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体切除范围对生存率的影响难以定论,但主流观点认为体切除范围>90%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切除范围 预后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neuroblastoma,NB)是一种源自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是儿童中最常见的颅外实体。其高危患儿占比大且治愈率低,故治疗高危NB仍是当前的医学难题。在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中,溶病毒(oncolytic viruses, OV)疗法脱颖而出。OV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可以特异性靶向NB而不影响正常组织,从而有效避免目前单靶点抗癌药物普遍存在的耐药性问题,因而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在治疗当前难以解决的高危神经母细胞方面。溶病毒对神经母细胞的治疗效果十分可观,有望成为神经母细胞的一线治疗手段。本文就OV在神经母细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在细胞系、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及临床试验结果展开系统综述。

  • 标签: 溶瘤病毒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系 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