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知识与智慧是冯契哲学毕生追求的目标,智慧说即是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智慧在于达到性与天道的统一,在于培养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在由天性向德性发展,德性向天性回归的过程中,达到自觉与自愿统一的自由德性。在此过程中,要警惕两种异化,即权力迷信与科学主义。只有克服了异化,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出发,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培养途径,才能最终养成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 标签: 冯契 人格思想 德性 德行 异化 自由人格
  • 简介:对戴震思想的"分期"由来已久,这一研究模式致力于在戴震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其结果却形成了"考据学家戴震"与"义理学者戴震"两个难以兼容的形象,为我们理解其学问主旨造成了困难。本文的第一部分将揭示出"分期说"存在的明显问题,第二部分则试图论证"分期说"在立论前提与论据使用上的不当,第三部分致力于依循戴震的文本,从中梳理出其思想路径的一贯性——"通经以明道",以表明我们可以摆脱"分期说",对戴震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解。

  • 标签: 分期说 分裂 弥合 通经以明道
  • 简介: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开辟了中国政治哲学的传统。文章通过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分析,来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思想基础和植根于国民性之中的政治心理。

  • 标签: 孔子 德治 儒家
  • 简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军事思想;2、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3、丰富的战争实践;4、资产阶级军事家的某些有益的思想。由此决定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三个重要特征:1、马克思主义性质的;2、鲜明的实践性;3、集体智慧的结晶。

  • 标签: 毛泽东军事思想 战争论 游击战思想 用兵方法 战争实践 游击战争
  • 作者: 杨勇
  • 学科: 文化科学 > 高等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1-04-14
  • 出处:《高教探索》 2011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民生观,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革命时期形成,是动员民众成为革命力量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
  • 简介:胡锦涛继承了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内监督的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新时期党内监督的思想。文章对胡锦涛党内监督思想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疏理与总结。

  • 标签: 胡锦涛 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思想
  • 简介:龚自珍是嘉道年间出现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对清朝日益严峻的政治腐败、边疆动荡、学风空疏、人才匮乏等危机深为忧虑,并积极为之寻求应对之策。他主张变法革新,积极筹边谋防,倡导经世致用,呼吁培植人才,均切中时弊,顺应了历史潮流,起到了警醒世人、开时代风气的作用。

  • 标签: 龚自珍 经世致用 忧患思想
  • 简介:“悲愤出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文论的亮点、焦点及重点。但也远非全部。纪昀就反对寄托发愤,同时也反对阿谀吹捧,他实际上是在张扬“第三种态度”,即:理性客观、不持立场、就事论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纠偏和补空。在笔记小说的题材内容方面,纪昀偏爱考据真实,排斥想象虚构,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务实民族心理倾向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也是重经史子、轻文艺的文论背景下的一种文体策略。这种策略也常以“余事为文”的面目出现。余事为文不仅不妨碍文学,反而比文学自觉更能促进优秀文学的出现。至于简淡之美,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偏嗜,也是纪昀个人偏好,更是笔记小说文体的体制规范的内在要求。

  • 标签: 纪昀 小说思想 笔记小说
  • 简介:程朱开始,学者们一直对张载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直到今天,对张载的哲学思想还争论不清楚.其实张载在《正蒙·太和篇》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此旬正道破了张载哲学思想的进路,张载正由此来进行哲学思想构造。张载从宇宙论到人生实践论进行哲学架构,要通过主观实践,使有限生命与无限道相融合,追求一种宇宙关怀的情怀。

  • 标签: 张载 宇宙关怀 哲学架构
  • 简介:在儒家看来,人伦规范源于天道。儒家的人学思想主旨就是以天命的人伦为依据,以践行人伦,并使人伦关系达到“中和”作为人生的最高成就。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即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

  • 标签: 儒家 人伦 君子
  • 简介:邓小平的“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是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大成,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中的又一个伟大创新,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一理论也是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它对现实也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改革思想 经验教训 阶级斗争为纲 大胆地试 中央领导 南巡讲话
  • 简介:<正>颜元是明清之际出现的一位以强调“习行”、“践履”而著称于世的伟大思想家。他“目击明季诸儒,崇尚心学,放诞纵恣之失,故力骄其弊,务以实用力宗。”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别出一派,独树一帜,倡导实用之风。

  • 标签: 颜元 实用思想 六德 通儒 六府 书院教育
  • 简介:学校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实效低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本文认为营造良好的德育首位的大氛围,是提高理论教育实效的前提,教师因素是关键因素,学生这习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学手段、方式的改革,现代化大众媒介手段的引入,不失为教学改革、提高实效的途径.

  • 标签: 理论教育 实效
  • 简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应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老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文章主要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借鉴。

  • 标签: 老子 教育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社会原著导读"是社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向学生推介一部分中西方社会学家的经典著作,以引导学生通过读"原著"进而不断拓展自身专业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文章借鉴了美国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解释"的理论方法,结合其依次推进的五个辩证步骤反思了"社会原著导读"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 标签: 创造的解释学 教学原则 原著
  • 简介:日本经济教育研究主要反映在"经济教育学会"的活动上.该学会成立于16年前的1985年9月,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该学会的筹备工作.该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日本经济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这就是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经济教育学会"来主阐明日本经济教育现状的原因.

  • 标签: 介绍日本 学教育 教育学会
  • 简介:孝道思想是王岱舆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明清回族“以儒诠经”的第一人,王岱舆的孝道思想体现了兼收并蓄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文章对王岱舆孝道思想进行阐述,揭示王岱舆孝道思想的二重性,并以此管窥王岱舆“以儒诠经”为伊儒两种文化交流与对话做出的重大贡献。

  • 标签: 王岱舆 儒家 孝道 孝三品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发展。其中,老子的德育思想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渗透老子德育思想,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及品质道德水平。文章主要就老子德育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开展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老子德育思想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