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电图检查在足下垂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0例足下垂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实验分析,全部患者均行相同检查,患者的胫神经MCV(运动传导速度)和AMP(波幅)、腓浅神经SCV(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以及腓肠神经患者均行表面电极检测,患者的腰椎旁肌、腓总神经、臀上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坐骨神经、胫神经均行肌电图检测,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20例足下垂损伤患者中,3例腰骶神经丛损伤,占比为15.00%,2例坐骨神经损伤,占比为10.00%,1例腰神经根损伤,5.00%,14例腓总神经损伤,占比为70.00%。结论通过对足下垂神经损伤患者行肌电图检查,能够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有效判断,同时能够判断患者损伤的程度,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从而能够使患者得到对症治疗。

  • 标签: 肌电图检查 足下垂神经损伤定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09-2014.09期间在我院ASAI-IV级择期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下肢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上肢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肌间沟/腋路阻滞。结果上肢感觉起效时间范围为1-5分钟,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范围为15-30分钟,完全阻滞时间范围为20-30分钟;下肢感觉起效时间范围为1-8分钟,BromageI级运动阻滞时间范围为10-15分钟,III级运动阻滞时间范围为15-30分钟。上肢术后镇痛时间(526.4±152.1)分钟明显短于下肢的(627.3±119.5)分钟,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麻醉中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具有显著效果,且定位准确,镇痛效果良好,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定位 神经阻滞 麻醉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7-02
  • 简介: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技术联合解剖定位在脑运动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电生理监测技术、解剖定位和脑运动区手术为关键词,查阅1997年5月—2013年12月关于电生理监测技术与脑运动区解剖定位在脑运动区手术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解剖定位包括功能MR和影像导航。电生理监测脑功能定位技术包括体感诱发电位位相倒置技术、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皮层电刺激运动区定位、皮层电刺激语言区定位、皮质下电刺激定位运动通路。解剖定位和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运动区手术中各有利弊,目前趋势是联合应用。结论在脑运动区手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联合解剖定位可提高脑运动区解剖定位的精确度,达到最大限度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的作用。

  • 标签: 诱发电位 运动皮质 神经导航 电生理监测
  • 简介:作者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痊愈和好转31例,死亡6例。根据病情结合CT体表定位,小骨窗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就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进行探讨。认为术后并发症是有些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CT定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尿激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图能够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测定评价,判断生产是否处于受控的状态记录、评估和监测相关的质量参数,指导生产的顺利开展。方法通过对我公司某产品的质量属性数据,阐述控制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在其在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结果控制图的绘制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危险因素,帮助企业将生产过程保持在受控范围,对平均图或极差图中任何失控状态的信号作出反应并采取及时行动,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均一。结论控制图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均一和稳定。

  • 标签: 控制图 质量控制 异常分析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CT模拟定位技术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CT模拟定位资料。研究结果这100例患者全部顺利通过了CT模拟过程,成功率高达100%,测量误差为(1.0±0.2)mm。当误差小于8.0mm的时候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这说明采用放射治疗的CT模拟定位技术治疗头颈部的肿瘤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研究结论CT模拟定位技术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颈部 肿瘤 放射治疗 CT模拟定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超声引导下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实施上肢手术150例,C5、C6、C7横突入路分别为52、50和48例。评价阻滞后30min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总的优良率为98.5%,C5、C6、C7入路分别为94.8%、92.9%和96.1%。其中C5入路对腋神经,C7入路对尺神经阻滞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横突入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简单,成功率高,可满足整个肩部上肢手术的要求。

  • 标签: 低频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横突定位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经皮肾镜取石术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B超定位穿刺,观察组接受CT定位穿刺。结果观察组血流速度、手术时间与血红蛋白损伤,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小于观察组(56.25%VS81.2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9.38%VS25%),(P<0.05)。结论CT定位穿刺可以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精准的路径,可使手术时间缩短,降低术中出血量,促使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

  • 标签: CT定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3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采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的X线组(180例)与的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B超组(18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休克、高热等不良反应,也未对其他脏器造成损伤。X线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47例,结石清除率为81.7%。一次碎石手术时间为(53.2±11.2)min;其余33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30例,碎石成功率为90.9%,碎石手术时间为(42.7±9.8)min,术后随访,101例患者并发血尿,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B超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45例,结石清除率为80.6%。一次碎石手术时间为(54.8±10.8)min;其余35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32例,碎石成功率为91.4%,碎石手术时间为(41.8±10.2)min,术后随访,,103例患者并发血尿,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两组在结石清除率、碎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中,均无统计差异(p均>0.05)。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达到B超定位碎石的效果,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值得推广。

  • 标签: X 线定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8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选取的160例健康体检者,将健康体检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和公共卫生管理,两组健康体检者各有80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健康体检者,对比传染病发生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定位知识,从而实施公共卫生管理,可降低传染病发生率。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 预防 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锐影技术结合双定位像对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期内进行腹部复查的30例患者,同一患者初次行正位定位像扫描,复查时行正侧双定位像扫描,将患者首次检查与复查分别设置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并设置相同的扫描条件及扫描范围。采用自身对照30例患者第2次复查采用正侧双定位像扫描,使用锐影技术为试验组;30例患者初次检查,使用正位定位像扫描,使用锐影技术为对照组。测量和计算肝门层面肝脏、脾脏及肾门层面右肾的平均像素值(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主治及主治以上医师采用5分制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对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和有效剂量(ED)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2组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试验组与对照组肝门层面肝脏、脾脏及肾门层面右肾的平均CT值及肾门层面腹主动脉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R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试验组与对照组CTDIvol、DLP、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26.80%。结论应用锐影技术并结合正侧双定位像相应用于腹部CT扫描,可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基础上,使患者受辐射的程度大大降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锐影技术 双定位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腹部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仪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超声引导下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实施上肢手术150例,C5、C6、C7横突入路分别为52、50和48例。评价阻滞后30min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总的优良率为98.5%,C5、C6、C7入路分别为94.8%、92.9%和96.1%。其中C5入路对腋神经,C7入路对尺神经阻滞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横突入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简单,成功率高,可满足整个肩部上肢手术的要求。

  • 标签: 低频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横突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穿刺定位在乳腺微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经本院接诊临床触诊为阴性,而超声检查影像学表现异常者40例(乳腺微小结节42处)为研究对象,40例均实施乳腺穿刺定位遂执行乳腺微小结节手术及病理学检查,并针对穿刺定位在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加以评定。结果:均已成功定位42处微小病灶,并将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经病理检测:恶性病变10处,含有原位癌2处,浸润性导管癌Ⅰ级4处,Ⅱ级2处,癌症伴早期浸润1处,癌症伴腋下淋巴结转移1处;32处评定为良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定位在应用过程中可有效针对致患处进行标定且对患者损伤较低、诊断程度较为精确,对于乳腺微小结节手术实施起到重要标定作用,也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乳腺穿刺定位 乳腺 微小结节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80例,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再加以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性好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0%,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搬法治疗偏头痛更具有效性。偏头痛的主要病因在颈肩,颈椎体偏位和肌肉筋膜粘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淤积,通过应用这一方法施治,完全符合中医学经络学理论和辨证施治原则,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部分肢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康复治疗良方。

  • 标签: 中医推拿 偏头痛 颈椎 旋转定位搬法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通过研究不同无创定位方法,为需行手术切除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精准的定位。【方法】A组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方法,B组采用分区定位法,C组叶间裂区域定位方法。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定位准确率为95.8%,B、C组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长、术后引流天数明显低于A组。【结论】患者减少放射线辐射,减少术前定位环节,可避免其他有创定位法的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精准的术前定位方法。

  • 标签: [] 胸腔镜手术 肺结节 无创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2020年7月份到2021年4月份,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进行分析研究,按随机表法分为比较组和分析组两组,分析组50例,比较组50例,分析组进行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组进行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5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比较组50例患不良反应发生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数据组间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减低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引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