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疗压力带配合迈之灵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疗压力带和口服迈之灵片治疗,对照组仅口服迈之灵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医疗压力带配合迈之灵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较好。

  • 标签: 医疗压力带 迈之灵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下肢静脉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发病部位为小腿中下段前内侧面,即靴区"gaiterarea",其次是内踝、外踝和足背部。静脉畸形和静脉回流障碍是下肢静脉性溃疡常见的原因,80%~90%的下肢溃疡创面大,伤口经久难愈[1],普通换药方法疗效差,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

  • 标签: 下肢 溃疡 湿性敷料 压力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实施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压力治疗方案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7.7~2019.3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大隐静脉曲张61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为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压力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1例患者实施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68次,单侧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d(2~10d)。7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实施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压力治疗方案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建议推广。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剂 EVLT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腹部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每日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2次/d,30min/次,7d为1疗程。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方法,如患肢抬高、按摩双下肢、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等。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明显,省时节力,且安全、舒适,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空气压力治疗仪 预防 腹部肿瘤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对比两组静脉血流峰速度与及下肢疼痛、肿胀、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流速、血液平均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DVT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改善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卒中 护理干预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隔物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预防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隔物灸贴涌泉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的20.0%(P

  • 标签: 隔物灸 涌泉穴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在压力疗法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4例,实行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在压力疗法中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在压力疗法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显著提高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压力疗法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下肢静脉溃疡 压力疗法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5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PP水平分为PP1组(PP≤40mmHg),PP2组(PP41~60mmHg),PP3组(PP61~80mmHg),PP4组(PP>80mmHg)四组。比较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血脂成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PP水平的影响。结果LDL-C≥2.6mmol/L、TC≥4.14mmol/L、TG≥1.71mmol/L在各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且上述3个指标与患者PP均有相关性(P<0.05);HDL-C与患者PP无相关性(P>0.05)。结论TC、LDL-C、TG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升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脉压 血脂
  • 简介: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高血压位于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病因之首~([1])。我国人群因高血压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高达3794万人年~([2])。一项长达50多年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血压个体中降低肱动脉压,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长久以来,认为肱动脉血压可以准确反映主动脉根部的压力.

  • 标签: 中心动脉压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治疗的8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有创动脉压监测,采用动脉留置针穿刺外周动脉,并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仪相连,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在此基础上,对同肢体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比两组动脉压监测结果,并对比有创动脉压监测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综合评价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危重患者在有创动脉压监测过程中,无感染、栓塞及肢体肿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可动态监测动脉压,观察动脉压波形变化,评估动脉压变化趋势,有创动脉压监测水平与穿刺部位具有相关性;在有创与无创动脉压监测水平对比上,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同步升高或降低;而有创动脉压监测各穿刺部位的收缩压均高于无创动脉压监测,舒张压接近或低于无创动脉压监测;86例危重患者在治疗期间,其中62例患者出现休克,根据患者的有创动脉压监测结果,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组织灌注量得到显著改善,显著提高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水平。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可动态、准确、连续反映危重患者的动脉压水平,有利于为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而提供依据,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避免病情恶化。

  • 标签: 危重 有创动脉压监测 无创动脉压监测
  • 简介:脉压≥50mmHg组29例(1支病变5例,探讨脉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Zakopoulos等[2]分析了110例冠心病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病变及左室重量指数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有创动脉压监测是经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方法,可通过换能器测量血管内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将其数值和波形显示于监护仪荧光屏上。还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

  • 标签: 桡动脉 有创血压监测 置管 并发症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日渐严重,特别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这种骨代谢异常表现得尤为显著。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伴随着钙代谢异常的骨质疏松症常伴有动脉血管钙化和硬化[1,2],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对155例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有创中心动脉压测定,旨在探讨绝经后女性人群骨密度降低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为这两种绝经后女性人群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骨密度降低 中心脉压 骨质疏松症 中心动脉压 女性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收集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13例,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在食管造影时易于发现,食管中下段主动脉性反向压迹的形成原理 

  • 标签: 中下主动 主动脉压 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剂量多巴胺对降低肺动脉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运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监测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很快得到改善(P<0.01),pH值(P<0.05)也有明显好转,且全部病例无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可较好地改善体循环血流,减少低氧血症发生,且避免低血压。

  • 标签: 小剂量多巴胺 低肺动脉压 成人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1】一个圆柱原来高10厘米,如果高变成15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积就增加62.8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思路点睛】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圆柱体变高后,表面积增加的部分应该是它的侧面,而底面不多也不少。如下图:

  • 标签: 圆柱体 基本事实 表面积 体积 侧面
  • 简介:编辑部医生:打鼾会引起血压升高是真的吗?我睡觉时常打鼾,我担心这会引发别的疾病的危险。读者:汪先生

  • 标签: 血压升高 打鼾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