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疼痛管理用于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中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麻醉,观察组选择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以及中感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感受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改善中感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疼痛管理 椎间盘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了解到口服降脂药物的副作用,因此许多人都在寻求一种安全的、副作用小的降脂方法,本人采用血浆置换对10例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对2015年11月14日至2015年12月20日经我院门诊化验,确定为高脂血症的患者10人,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对该10名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治疗,以降低血浆中TG、TC及脂蛋白成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情况。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这几个指标都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P<0.001,下降率37.34%)、甘油三酯(P<0.05,下降率47.93%)、低密度脂蛋白(P<0.01,下降率33.52%)、高密度脂蛋白(P<0.005,下降率15.38%)。结论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确有清除作用,但随之一起清除的还有“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有益物质也被排出体外。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血浆置换术 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全阻断(隔)胃癌根治与传统胃癌根治的疗效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4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胃癌根治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阻断(隔)胃癌根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9.38%),对照组患者发生10例(31.25%),主要有感染、吻合口瘘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率为96.88%、随访3年的生存率为65.63%,均高于对照组的78.13%、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胃癌根治手术,全阻断(隔)胃癌根治的住院时间短,同时损伤较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阻断(隔)胃癌根治术 传统胃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老年病人髋置换期麻醉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髋置换的高龄老年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的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的精细化管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6±1.2)分,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5.7±0.9)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髋置换的高龄老年患者采用围期麻醉的精细化管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置换术 围术期麻醉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研究组(n=45)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与标准乳腺癌根治临床效果的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标准乳腺癌根治,而观察组则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类似,观察组生存率为90%而对照组的生存率为9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8%)远远小于对照组(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较标准乳腺癌根治在乳腺癌治疗效果相似,但能有效减轻治疗的负面作用,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标准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能。方法将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观察组行甲状腺叶切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切除在甲状腺结节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损伤并提高术后疗效。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癌联合根治及同期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患者中配合要点及护理难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16年5月-2017年1月共63例舌癌联合根治及同期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方法及配合要点。结果6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结论护士熟悉该手术的方式和手术步骤,熟悉主刀医生要求,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合理管理器械台,严格无瘤技术,熟悉配合手术,加强导线与植入物的管理,重视压疮预防,并充分做好术前患者准备与心理护理,及毕患者搬动与转运时的管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 标签: 舌癌 股外侧游离皮瓣 舌再造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和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鼾症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腺样体切除,观察组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指标评分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鼾症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和腺样体切除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腺样体切除术 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组给予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咀嚼功能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2年后的咀嚼功能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修复复杂的牙体以及牙列缺损,且义齿固定稳固、美观、舒适,值的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联合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 肱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36例患者(42颗牙),根据患者年龄和埋伏牙情况给予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助萌组和导萌组,助萌组15例18颗,采取固定矫治技术助萌法矫正治疗;导萌组21例24颗,采取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矫正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助萌组18颗牙通过(9.58±1.35)个月矫治全部萌出并牙列整齐,术后未有并发症情况发生;导萌组24颗牙中,经过(11.42±1.56)个月矫治,牙弓形态正常,咬合良好,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1例牙周附着不足,1例无阻生牙根吸收及邻牙牙根吸收。助萌组埋伏阻生牙平均萌出时间较导萌组明显缩短且差异明显(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助萌组少于导萌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避免了牙源囊肿的发生,保存了患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固定矫治技术 埋伏阻生 疗效
  • 简介:摘要骨外固定技术是近些年与内固定技术共同发展并共同应用于创伤骨科的常见医疗技术,骨外固定技术主要是应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患者的骨折端实行固定、复位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可以通过软组织将内植物穿透骨折部位,之后借助连杆、固定架等方式在皮肤外实现内植物的固定,从而达到修复骨折部位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断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6例纳为参研的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组(外侧钢板内固定)与B组(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优良率为94.7%,显著高于A组的78.9%,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结论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应用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骨折良好愈合有重要促进作用。

  • 标签: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 并发症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在颅脑术后病人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颅脑术后引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架,观察组采用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比较两组意外拔管率、舒适度、护理人员交班时间及调整体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高度舒适度为91.53%(54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5%(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拔管率、护理人员交班时间及调整体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固定颅脑术后患者的引流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可调式床旁固定撑架 颅脑术后 引流 意外拔管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佩戴感觉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语言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及固定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佩戴美观度、舒适度、方便度等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舒适度和美观性,使用方便,易于患者接受。

  • 标签: 固定义齿修复 活动义齿修复 牙列缺损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经皮螺钉固定。结果操作时间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中失血量、术后引流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同时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可提高骨折的病人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5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Pilon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受伤后1周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Pilon骨折疗效;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FMA下肢行走功能;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Pilon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踝关节功能情况、FMA下肢行走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情况、FMA下肢行走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及预后好,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开展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快促使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和行走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Pilon骨折 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别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胫骨平台发生复杂骨折的患者,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名,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5名,常规对照组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实验观察组在常规对照组的方案基础上联合植骨方法开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负重时长、以及术后愈合的时长,在完成手术后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以最后一次随访的疗效作为评定依据。结果在手术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负重时长以及愈合时长方面,实验观察组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在开展的最后一次随访评定疗效中,实验观察组的整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技术拥有更优秀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负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植骨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 复杂胫骨平台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