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凝血、生长抑素结合奥美拉唑的止血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共116例,全部来源于我院收住院消化道出血患者,收住院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分入58例,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研究组分入58例,给予凝血、生长抑素结合奥美拉唑,对两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74.14%,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止血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45%,对照组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凝血、生长抑素结合奥美拉唑的止血效果满意,止血时间缩短,而且患者未出现过多不良反应。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 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凝血原与血小板检验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 2017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期间,选取入我院的 285名的患者,并且这些患者都因肝硬化病症体现入院。将对这 285名患者分别使用凝血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和常规的诊断。两种诊断方式间隔不要过长。然后将凝血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的数据记作观察组,将常规诊断的数据记作对照组。最后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和诊断速度要比对照组优秀。这 285名患者中最终被确诊的患者 280名,观察组中确诊肝硬化患者 276名,诊断准确率为 98.5%。对照组确诊肝硬化患者 258名,诊断准确率为 92.1%。这些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所得的数据对比不难得出,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凝血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要比传统的诊断更加准确,所以凝血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检验 肝硬化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异常凝血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2月期间住院的 101例肝癌患者,其中 49例非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 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异常凝血( PIVKA-Ⅱ)以及 AF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异常凝血( PIVKA-Ⅱ)以及 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血清异常凝血( PIVKA-Ⅱ)原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明显高于 AFP,(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异常凝血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可作为的肿瘤标志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与 AFP联合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检测,并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06例研究对象进行凝血原时间检测,并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其中6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42例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其凝血原时间、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讨论变化情况。结果在64例肝硬化患者中,凝血原时间明显延长,血小板参数检测MPV、PDW明显升高,PLT、PCT明显降低,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会有异常升高,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能反映肝脏受损情况,两者的变化对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 血小板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凝血原时间(PT)-INR监测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对5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PT、凝血原时间比值(PTR)、国际正常化比率(INR),记录患者监测PT间隔时间及抗凝期间的并发症。结果PT11.6~48s,PTR1.00~4.13,INR1.05~7.22;82.6%例次PT16.5~24s,PTR1.29~1.88,INR1.5~2.5;监测间隔3~138d,84.7%例次间隔11~70d。出现并发症为发生脑梗死3例,出血8例,2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结论PT对口服华法林的监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INR2.0±0.5为最佳抗凝标准,在患者术后出院INR调整稳定后,监测PT最佳间隔时间为30d。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华法林 监测 心脏机械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预计选取6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对象的筛选范围为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接收的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从肝硬化患者群体以及健康者群体中各自选出30例实验对象,将3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之后并按照该组患者有无出血症状,再细分为出血组以及未出血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安排出血组以及未出血组的研究对象接受临床检查,均确诊患有肝硬化。从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原时间等角度对三组进行对比探析。结果:首先分析凝血原时间的组间对比情况,时间指标水平由长到短分别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三组数值差距均显著(P<0.05)。观察三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参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治疗中,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的测定结果具有较为显著的参考效果,更能反应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损害、出血等情况,并可用作肝硬化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肝硬化诊断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53例临产孕妇凝血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指标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CL-3000型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原时间(PT)、活化部分血活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临产孕妇组的PT(10.31±0.69)、APTT(29.5±4.03)、TT(13.45±1.03)、FIB(3.75±0.8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产孕妇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以及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保护母婴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相关指标对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评估意义。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抽取胃癌手术患者244例,其中男177例,女67例,年龄范围35~84岁。检测244例胃癌手术患者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指标在不同病理分期(pTNM)、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差异。结果pTNM Ⅰ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凝血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为(11.03±0.72)s、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为0.21(0.10,0.41)mg/L、血小板计数(platelets,PLTs)为(183.21±46.96)×109/L,Ⅱ期分别为(11.07±0.79)s、0.34(0.17,0.66)mg/L、(205.18±84.81)×109/L,Ⅲ期分别为(11.27±0.64)s、0.39(0.18,0.70)mg/L、(212.60±69.53)×109/L,Ⅳ期分别为(11.44±0.72)s、0.91(0.30,2.09)mg/L、(215.50±50.23)×109/L;胃癌患者pTNM分期越高,外周血PT、D-D水平和PLTs越高(均P<0.05)。组织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D-D水平[0.39(0.19,0.84)mg/L]和PLTs[(210.64±70.09)×109/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为0.25(0.12,0.50)mg/L、(191.17±59.93)×109/L](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检测PT、D-D和PLTs水平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还有助于了解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产妇生理条件下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临产妇行凝血指标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血凝仪分别检测300例临产妇(研究组)及450名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PT、APTT、TT、FIB分别为(10.7±0.2)、(27.9±2.6)、(15.8±0.6)、(4.4±0.2),对照组分别为(12.3±0.5)、(32.1±2.1)、(16.3±0.1)、(2.8±0.2),此四项凝血指标,两组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妇较非妊娠育龄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妇行凝血指标检测对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产妇 凝血指标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凝血功能检验,分析凝血四项检验指标。结果:分析凝血检验指标,观察组TT(16.63±0.08)、PT(13.31±0.25)、APTT(36.22±2.38)较对照组更高,FIB(2.13±0.09)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实施凝血指标检验,能够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指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抗凝血(A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并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6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室分娩的无产后并发症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孕晚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D-D、Fbg和AT检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D-D、Fbg和AT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 Fbg 抗凝血酶 AT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内镜下钛夹联合喷洒凝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4 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2 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喷洒凝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有效率、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88% 高于对照组 78.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即时止血有效率 100.00% 高于对照组 87.50% ,止血有效率 96.87% 高于对照组 65.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内镜下钛夹联合喷洒凝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显著,提高止血有效率,加速患者康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方法。

  • 标签: 钛夹 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有效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止血平均耗时;治疗前后患者纤维蛋白原;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凝血冻干粉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纤维蛋白原,加速纤维蛋白原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冻干粉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效果 纤维蛋白原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生长抑素以及凝血与奥美拉唑联用下的具体疗效。方法:于本院消化内科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1月份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出6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个组别,即观察组(奥美拉唑+凝血+生长抑素)与对照组(奥美拉唑),从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凝血功能、时间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18.65±3.14)h,住院时间(4.01±1.09)d,凝血功能PT(10.78±0.48)s,APPT(27.02±2.67)s,Fib(333.74±49.75)mg/dL;对照组止血时间(31.67±3.15)h,住院时间(6.52±1.14)d,凝血功能PT(12.38±0.47)s,APPT(28.79±2.51)s,Fib(384.01±44.32)mg/dL,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生长抑素与凝血、奥美拉唑联用下疗效突出,既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又能切实调节凝血功能,确保患者尽早出院。据此,应将其列入临床治疗优选药方。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凝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用谷红注射液、阿替普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以阿替普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合用谷红注射液、阿替普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NIHSS神经功能评分较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84.21%,P<0.05;2组治疗前PT、Fib、APTT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 100例设作观察组,再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 80例设作对照组,均接受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结果:比较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凝血原时间,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容积比( PC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肝硬化检测凝血原时间和血小板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可以准确确诊疾病,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检验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