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3月25日,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本厦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3岁。本厦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资深的管理专家,他的逝世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大损失。

  • 标签: 逝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同志 教育领域 2010年 办公室主任
  • 简介:《何典》是一部很幽默的吴语小说,开头就是:"放屁,放屁,真正是岂有此理!"鲁迅、胡适、林语堂、稚晖、刘半农等人都喜欢这本书。《何典》原书的跋上说:"《何典》一书,上邑张南庄先生作也。先生为姑丈春蕃贰尹之尊人,外兄小蕃学博之祖。当乾嘉时,邑中有十布衣,皆高才不遇者,而先生为之冠。"现在一般认为此书为上海人张南庄先生所著。我手上的这部《何典》是在孔夫子网上淘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是《中国小说史料丛书》的一种。

  • 标签: 何典 吴稚晖 吴语小说 蕃学 刘半农 尊人
  • 简介:周末,我成了一条鱼周末,我成了一条鱼游走于每一个房间想着美妙的事情想健康想恋爱想文学。想张爱玲那个自恋的女人想滑润的肌肤想在大海的深处撒野一条鱼游走于大海看见一个老水手如何变成了酒鬼喝着二锅头吃着甘蔗没有老婆没有钱币

  • 标签: 张爱玲 大海 文学 自恋
  • 简介:午后,阳光渗入纱窗,给整个房间都抹上了一层安逸慵懒的色调。冉希躺在宽大的沙发里,手里捧着一袋豌豆脆,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三十多年来,炳新做了三件大事:创办三株集团、研究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发现并推广发酵中药学理论。在普通人的眼中,炳新的这三件事都成功了:1994年成立三株公司,1996年公司就创造了年销售收入达80.6亿,年纳税8.2亿的辉煌;1979年开始研究经济的发展规律,2008年出版了150万字的《消费论》(三卷本),2016年被美国休斯顿大学授予最高荣耀级别的人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且是该校建校以来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 标签: 吴炳新 文学博士学位 美国休斯顿 现代经济 销售收入 职业经理人
  • 简介:故园怀乡情宜兴闸口镇,和若干个太湖边的小镇一样,湖风里荡漾着浅浅的清愁与宁谧。芦苇摇曳,桑树吐芽,青草滩上掩藏着一群又一群的白鹭惊飞——无法言说的美,被画家冠中捕捉住了,从此魂牵梦绕,故园怀乡之情成了一生永远的牵挂。我说,明天去老的故居看看。朋友告诉我旧宅已经修缮,格局基本保存。热辣的天,挡不住一颗虔诚心的拜谒之旅。

  • 标签: 吴冠中 设色 水墨 故园 画家
  • 简介:明朝中叶,随着门书派的崛起,被元人书风桎梏百年的书坛,才开始进入自己的最佳状态,从而揭开了书法史上精彩的一幕。苏州地区人杰地灵,经济繁荣且文人荟萃,并形成了众多的书画流派,'门书派'便是其中之一[1]。该书派传至以祝允明、文徴明、王宠、陈淳等为代表的'吴中四家'阶段时,达到了如日中天的鼎盛期,正如王世贞《书苑卮言》说道:'天下书法归吾。'一、门书派溯源明代中叶,门书派成为主流,当时祝允明、文徵明称

  • 标签: 书派 吴门书 浅析吴门
  • 简介:在南方说起大帅来。无人不知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然而,在北方也有一个闻名遐迩、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帅.他的名字叫俊升(字兴权)。他是奉系军阀中资格较老、地位仅次于张作霖的第二号人物。1928年6月4日.俊升在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中,与张作霖一齐被炸身亡后,这位奉系枭雄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为后人所忘记。

  • 标签: 吴佩孚 吴俊 中国现代史 皇姑屯事件 直系军阀 奉系军阀
  • 简介:他的艺术展取名"叛逆的师承",他的清新的画和犀利的思带给画坛的都不亚于地震。但人们不得不一致承认,他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在打通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隔阂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 标签: 吴冠中 传统与现代 大美 深刻影响 中国现代绘画 发展方向
  • 简介:苏州城东北隅,有条幽深逼仄的装驾桥巷,巷内一座标明"控制保护古建筑"的深宅大院,一株枝繁叶茂的高大广玉兰突兀高墙,笑傲苍穹……这里就是姑苏书画家(羊攵)木先生的居所"残粒园"——也是苏州市内面积最小的古典园林。作为"门画派"代表人物的(羊攵)木,他的名字与"残粒园"早就连在了一起,由此而吸引着无数海内外宾朋慕名而来:

  • 标签: 吴门画派 苏州市 书画家 山水画 创新 国画创作
  • 简介:吴国前期民屯实行冠以地名的都尉和州郡县四级体制,都尉屯田听命于孙权,州郡县司屯曹分别主持州郡县屯田,和地方行政合而为一,各级民屯收入由县级政府徵收。民屯劳动者的称谓很多,不下三十来种,由山越和蛮夷等少数民族人民、官府依附民、宫奴婢、诸吏及其伙处父兄子弟、罪犯、破产或濒临破产的农民等组成。屯的规模有大有小,有的和居民点混杂一起,也有不设屯的可能,其共有特点是耕种限田,缴纳定额租,亩徵限米二斛,剥削率超过三分之二。故民屯者只有再租佃国有土地,承受近50%的剥削才能维持生计。这些显然是与魏国民屯最大的区别。

  • 标签: 民屯 都尉 司屯曹 限米 限田
  • 简介:引言子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身份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他很好地融入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潮流。这个潮流短促而激烈,在中国美术史上却发挥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它凝聚了关于这个时代所有的美术关键词:西画思潮、现代绘画、社团、写实主义、国学回归。它所诠释的这个时代是多重而错综复杂的。历史赋予了子复时代的使命,而子复终其一生都在为推动中国美术的发展而努力。

  • 标签: 历史情境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美术史 裂变 实践 油画
  • 简介:汝纶由桐城派大儒向近代学者转变过程中,报刊成为其获取西学新知、了解时局动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汝纶将阅报视为国人因应“变局”的一个重要手段,力倡封疆大吏和地方官员支持与推动报业发展,其本人也身体力行,积极投身报业实践。他既主动与报人交往,也曾尝试开办报馆,更希望借此实现融汇中西、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

  • 标签: 吴汝纶 报业实践 媒介素养
  • 简介: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尝自署梅沙弥、梅花和尚,浙江嘉兴人。工诗善画能书,学识修养深厚而终生不仕。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同称“元四大家”,受自元以来历代画家钦佩。镇酷爱梅花,于住所遍植梅树,仰慕宋诗人林逋,以其自譬,遂自号梅花道人。

  • 标签: 吴镇 艺术 学识修养 梅花 黄公望 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