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激素结合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筛查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月经周期是否正常将其分为正常组(50例)与失调组(50例),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血清激素和免疫抗体检测,比较各组指标差异。结果:正常组与失调组血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失调组阳性率略高于正常组,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血清P、E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失调组血清LH、FSH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LH、FS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激素结合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筛查预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不孕不育 血清激素 免疫抗体 筛查预防
  • 简介:摘要在我国重大动物传染病控制中,正确接种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要想确保免疫接种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就要加强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文章针对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有效措施,旨在不断提升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质量,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动物免疫抗体监测 动物疫病 防控
  • 简介: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从山东省采集了49个鸡场血清样品1438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907份样品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为63.07%;其中12个种鸡场血清样品338份,331份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为97.93%;采集37个商品代鸡场血清样品1100份,576份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为52.36%。

  • 标签: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血清学检测 ELISA 免疫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间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病例,不孕不育的女性40例设为实验组,同阶段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女性40例作为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生殖免疫抗体检出结果。结果:实验组EMAb、ACA、AOAb、AsAb阳性检出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因素的辅助诊断,生殖免疫抗体有较强检测价值。

  • 标签: 生殖免疫抗体 女性不孕不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10µ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7个月和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282.38和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1.12%,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129.57和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5.56%,7月、12月GMC分别为40.18和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92.98%(225/242)、86.52%(77/89)和72.22%(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83.54%(198/237)、80.49%(66/82)和77.14%(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1~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以硝酸纤维膜为固相载体,以猪瘟病毒为抗原,确定了Dot—PPA—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经仔猪睾丸原代细胞培养纯化,以0.05mol/LpH9.5CBS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0.98~1.15mg/mL制备诊检抗原膜片;采用4%蛋清蛋白0.05mol/LpH9.5CBS封闭;检测反应稀释液应用0.01MPPBST(含0.1%PEG、0.05Tween-20),酶结合物工作浓度以1:30,底物选取4-氯1-萘酚等为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重复试验证明了其检测稳定性好。交叉试验、阻断试验证明了其特异性强.

  • 标签: 猪瘟 抗体Dot—PPA—ELISA 最佳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激素联合免疫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不孕患者150例(不孕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生育功能正常的女性1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性血清激素水平及免疫抗体阳性率,统计不孕组行血清激素联合免疫抗体检测的阳性结果。结果不孕组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62.511、11.689、41.024、45.827,P<0.05)。不孕组月经周期失调者LH、E2、FSH、PRL水平高于月经周期正常者(t=13.011、3.258、20.018、9.854,P<0.05)。不孕组卵巢功能低下者LH、E2、FSH、PRL水平高于卵巢功能正常者(t=21.351、4.164、25.046、13.372,P<0.05)。不孕组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透明带抗体(ZPAb)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χ2=22.581、17.447、53.882、18.484,P<0.05)。不孕组继发性不孕者AhAb、ACAb、EmAb、ZPAb阳性率高于原发性不孕者(χ2=7.367、7.169、4.059、4.331,P<0.05)。血清激素联合免疫抗体检测不孕组女性,结果示阳性136例(90.67%)。结论女性不孕患者血清激素和免疫抗体表达异常,并与月经周期、卵巢功能、不孕类型相关,二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高,可用于临床不孕的筛查和诊断。

  • 标签: 不孕 血清激素 免疫抗体
  • 简介:为了分析黑龙江某猪场仔猪发病情况与疫苗免疫情况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患病仔猪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随机抽检了该猪场425份猪血清,采用ELISA法对猪瘟(CSF)、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仔猪系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种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四种疫苗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1日龄仔猪的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56日龄仔猪和100日龄仔猪的CSFV、PRRSV抗体合格率较高;100日龄仔猪的PRV抗体合格率偏低。

  • 标签: 病毒混合感染 ELISA PCR 免疫抗体效价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 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 10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 7个月和 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 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 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282.38和 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 1.12%,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129.57和 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 5.56%,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40.18和 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 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92.98%( 225/242)、 86.52%(77/89)和 72.22%( 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 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83.54%( 198/237)、 80.49%(66/82)和 77.14%( 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 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 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 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有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 1~ 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非典型、温和型猪瘟逐渐成为本病的主要流行形式。本文对猪瘟的流行病学、感染特点以及抗体变化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1CSF的流行情况根据目前各大洲和地区的生猪饲养量、猪与猪肉制品的国际贸易量以及该病的流行程度,可将猪瘟分为三大流行区,即中南美洲、东南亚和欧洲。中南美洲属疫情稳定区,疫病流行逐年减少;东南亚是老疫区,由于各种原因对CSF控制措施不力,疫情较重:欧洲属流行活跃区,特别是中西欧近年来仍然是欧洲猪瘟流行的中心。在东南亚国家中,猪瘟流行最严重的是中国、印尼、越南和菲律宾这4个国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防疫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

  • 标签: 猪瘟病毒 感染特点 体分析 东南亚国家 中南美洲 温和型猪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对儿童中枢性尿崩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52例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的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性别和年龄相近的6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禁水试验开始前的24 h尿量、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垂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的浓度,从而评价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中枢性尿崩症预测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的24 h尿量[(201.6±9.9) mL/kg]显著多于对照组[(90.6±12.5) mL/kg]、尿比重(1.006±0.002)和尿渗透压[(116.4±23.5) mOsm/L]显著低于对照组[(1.013±0.004)与(649.6±72.4) mOsm/L](t值分别为15.378、13.298、45.625,P均<0.001);经MRI检查,研究组的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比例[46.2%(24/52)]、垂体柄增粗比例[32.7%(17/52)]和垂体信号异常比例[7.7%(4/52)]显著高于对照组[0%(0/0)](P均<0.05);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 1β,IL-1β)的含量[(117.0±7.8)、(234.0±21.4)、(178.6±15.1)、(87.0±6.5) ng/L]及自身免疫抗体的含量[(654.1±194.3) ng/L]较对照组[(12.5±2.3)、(32.5±9.7)、(37.8±7.3)、(22.6±4.7)、(98.0±23.7) ng/L]均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17.031、27.490、15.670、12.360、109.984,P均<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的浓度对评估儿童中枢性尿崩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结合头颅MRI检查,对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中枢性尿崩症 细胞因子 免疫抗体 临床诊断
  • 简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一直严重的危害着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猪瘟的防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20世纪50年代方世杰等选育了1株适应家兔后对猪基本无毒力.但却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疫苗株-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C株。

  • 标签: 猪瘟病毒 免疫程序 防制对策 弱毒疫苗株 综合防制技术 防制工作
  • 简介:为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免疫抗体水平及其消长的规律,采集周边不同地区13个猪场共726份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PRRS免疫抗体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PRRS免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7.33%,免疫抗体阳性率超过80%的猪场占全部猪场的76.92%,同时,母猪、种公猪、育肥猪免疫抗体的整体水平均超过85%,而仔猪的免疫抗体水平较低,仅为71.11%。结果表明当地应用的PRRS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好,免疫效果确实;仔猪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该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石河子周边地区猪场PRRS免疫抗体的现状,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和免疫程序提供参考。

  • 标签: 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 抗体水平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抗生殖免疫抗体及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EMS患者(其中年龄〉35岁组的EMS患者90例;年龄≤35岁组的EMS患者178例)和20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年龄〉35岁组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为同龄对照组;年龄≤35岁组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8例,为同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mone,FSH)、黄体生成素(ho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和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卵巢抗体(anti-ovarianantibodies,AO-Ab)、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antibodies,EMAb)水平。结果年龄〉35岁组和年龄≤35岁组EMS患者的P、PRL水平均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35岁组的EMS患者LH水平也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激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组和年龄≤35岁组EMS患者的抗生殖免疫抗体AOAb、ACL、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S患者存在抗生殖免疫抗体变化,高孕激素、高泌乳素水平可能与EMS发病有关。

  • 标签: 自身抗体 性腺甾类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
  • 简介: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该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养猪业生产,目前广大养猪者都十分注重CSF的防疫工作,可是许多猪场虽按常规接种过CSF疫苗,但还是屡屡爆发CSF疫情,追其原因:主要是CSF免疫失败。本文阐述了CSF免疫失败的种种原因,望能对广大养猪者能有所神益。

  • 标签: 原因分析 免疫失败 猪瘟 CSF 养猪业 防疫工作
  • 简介:几年来,阿荣旗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工业强旗”、“牧业富旗”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特别是生猪生产一直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5年全旗牲畜存栏257.1万头(只),比2000年牲畜存栏50.36万头(只),纯增206.74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22万头,比2000年5万头纯增17万头,产值近2亿元。目前,阿荣旗生猪饲养以规模饲养和分户饲养为主,品种主要有长白、杜洛克、哈白和本地猪杂交品种等。

  • 标签: 免疫措施 农区畜牧业 改革 猪瘟 生猪生产 规模饲养
  • 简介:为了解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瘟免疫工作,选择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进行免疫效果跟踪试验。试验分为4个组,每种疫苗免疫2个组,其中分别在哺乳仔猪20日龄和28日龄进行首免,首免后40d进行2免;在免疫前及免疫后15d、40d、70d、100d时跟踪检测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的免疫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哺乳仔猪20日龄和28日龄进行首免的免疫效果有差异,建议实际生产中可选用猪瘟细胞苗在28日龄时进行首免。

  • 标签: 猪瘟 疫苗 免疫效果 试验
  • 简介:摘要:本试验以30日龄仔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试验选择99头体重接近、健康状态良好的30日龄左右未免疫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3头,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分别免疫不同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分别于免疫前于当天、首免14d、首免21d、首免28d、二免后21d、二免后45d进行采血,利用IDDEX试剂盒进行猪瘟抗体检测。试验结果显示,首免14天三种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73.6%、72.9%差异不显著(P>0.05);首免21天、首免28天和二免45天,试验2组的抗体阳性率和试验1组、试验3组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猪瘟 疫苗 免疫效果 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