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6层低剂量螺旋CT诊断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102例肺部结节患者作为对象,所有病例都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分别按照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查,观察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诊断结果并比较。结果(1)低剂量扫描,共134个结节,39个毛刺征,25个分叶征,18个钙化,常规剂量扫描,共134个结节,39个毛刺征,25个分叶征,19个钙化,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出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2)常规剂量的单次检查辐射量为(401.83±67.93),低剂量(89.42±1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结节在16层螺旋CT扫描中,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效果相当,相比而言,低剂量扫描的辐射量更小,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小,值得推广。

  • 标签: 16层螺旋CT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肺部结节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对照组(布地奈德)各46例,对比体征转归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哮鸣音消退与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能改善症状且稳定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 标签: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refractoryNephroticsyndrome,RN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对我院20例RNS患儿进行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儿完全缓解,6例患儿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85.0%。不同临床类型之间的反应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CTX冲击治疗RNS是可行的。

  • 标签: 大剂量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儿童难治性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剂量顺铂腹腔化疗仍有许多患者发生多种化疗反应,1例化疗5个疗程后发生肠梗阻,1例完成全部化疗后发生药物渗漏至腹壁

  • 标签: 剂量铂 化疗治疗 卵巢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儿平均为36例,A组患儿配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选择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儿治疗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20/36),B组患儿为94.44%(34/3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为58.33%(21/36),B组患儿为36.11%(13/3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组患儿治疗以后肺功能(PEF、FEV1、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提升患儿治疗有效率,而且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可更好的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小儿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75名本院退休及在职(38周岁以上)人员均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出肺部结节者再次进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总结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前后两次CT扫描的扫描结果,包括肺结节的检出率、检出数、结节形态的检出情况以及成像质量等。结果(1)本次275例体检人员均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CT扫描检查,其105例中共发现肺部结节125枚,检出率38.1%;(2)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成像质量、结节形态的检出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影像学特征展现状态、诊断准确度等方面与常规剂量CT差别不大,同时大大降低了的辐射剂量,更适合临床推广,推荐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以实现肺癌早发现、早诊断。

  • 标签: 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胸部CT扫描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疗法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躯体化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躯体化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利培酮联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及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HAMD17减分率、SCL-90量表评分、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躯体化障碍效果良好。

  • 标签: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心理疗法 躯体化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心衰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110例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随机模式分为Ⅰ组(n=55)与Ⅱ组(n=55),两组分别使用4mg/h、10mg/h呋塞米进行持续静脉泵注,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尿量、血钾水平,并记录心功能恢复1级时间。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尿量值、治疗前后的血钾值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Ⅱ组测定的尿量指标值较Ⅰ组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功能恢复1级时间为(31.57±10.92)h,对比Ⅰ组的平均时间(59.33±13.25)h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使用大剂量(10mg/h)的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效果优于小剂量(4mg/h)给药,且不会增加低血钾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心衰 不同剂量 呋塞米 静脉泵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 5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 3.24±0.84) d、心率恢复正常时间( 1.74±0.59) d、呼吸平稳时间( 2.23±0.57) d、肺部啰音改善时间( 4.68±1.48) d、总有效率( 94.00%)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肺炎小儿实施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重症肺炎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发热、咽痛1d”于2018年4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月余,口服甲巯咪唑片(赛治)10mgqd,入院前3d改为7.5mgqd,期间未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畏寒、寒战,伴咽痛,食欲减退。

  • 标签: 甲巯咪唑 粒细胞缺乏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BLDCT在MM诊断分期评估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已确诊的100例MM患者的全身低剂量CT图像,参照Salmon-DuriePlus系统分期将患者的CT病变程度分为三期(I、II、III期);在WBLDCT检查中研究MM患者的CT分期和临床分期(ISS分期,RISS分期)的一致性。结果在100例MM患者的CT分期中,C期26例,II期22例,III期52例。Ⅰ期临床分期ISS分期20例,Ⅱ期27例,Ⅲ期53例;在RISS阶段,21名患者为I期,47名为II期,32名为III期。在MM患者的CT分期与ISS分期、RISS分期之间均存在一致性(P<0.05),Kappa值分别为0.87和0.67。结论WBLDCT扫描与临床分期有关,即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预判新诊断患者的病情恶性程度。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低剂量CT 分期 一致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查究与对比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抽样调查 2016年 1月—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及医联体医院接收治疗的 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使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以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剂量 甘露醇 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查究与对比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抽样调查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及医联体医院接收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使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以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剂量 甘露醇 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 4组, A、 B、 C、 D组, A组患者剂量为每天 100mg, B组患者剂量为每日 200mg, C组患者的剂量为 300mg/d, D组患者的剂量为每天 400mg,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以及撤药出血情况。结果: A组撤药出血率为 80.00%, B组患者撤药出血率为 84.00%, C组患者撤药出血率为 96.00%, D组患者撤药出血率为 100.00%, p< 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但是组间差异极小,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 C、 D组, p< 0.05。结论:对于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患者,采用低剂量的孕激素效果也较高,同时不良反应的和撤药出血率也较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孕激素 不同剂量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CRRT治疗剂量对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院内自2017年6月~2019年2月的76例脓毒症并肾损伤患者并随机分组,两组均接行CRRT治疗,观察组采取高剂量置换量(100ml/kg*h),对照组采取低剂量置换量(35ml/kg*h)。结果两组治疗前CRP、BUN、Scr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BUN、Sc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CRRT高置换剂量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CRR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均为我院妇科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采用米非司酮小剂量即12.5mg/d方案治疗(观察组,n=40)与采用大剂量25mg/d方案治疗(对照组,n=40)总有效率、痛经改善率、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7.50%,对照组经评定为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改善率经评定为97.50%,对照组经评定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激素水平P、FSH、E2、LH经测验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测定值均有降低,组间降低程度无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率经观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科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小剂量及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均可发挥一定治疗作用,促使血清激素水平改善,但小剂量改善痛经状况更为明显,且具更高安全性,开展价值显著。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B、C、D组,A组患者剂量为每天100mg,B组患者剂量为每日200mg,C组患者的剂量为300mg/d,D组患者的剂量为每天400mg,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以及撤药出血情况。结果A组撤药出血率为80.00%,B组患者撤药出血率为84.00%,C组患者撤药出血率为96.00%,D组患者撤药出血率为100.00%,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但是组间差异极小,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C、D组,p<0.05。结论对于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患者,采用低剂量的孕激素效果也较高,同时不良反应的和撤药出血率也较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孕激素 不同剂量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剂量普萘洛尔应用在治疗甲亢合并房颤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甲亢合并房颤治疗的8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低剂量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高剂量普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以及心功能指标(LVEF、HR)。结果实验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以及心功能指标(LVEF、HR)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之低剂量治疗方法,高剂量普萘洛尔更适宜于治疗甲亢合并房颤。

  • 标签: 高剂量 房性颤动 甲亢 普萘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