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关于贾谊的教育思想,历来不乏研究者,但是较少能从贾谊的整个思想体系入手去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其教育思想,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贾谊教育思想的价值之所在。其实,贾谊的思想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起引领作用的是其具有形而上依据的政治哲学思想,贾谊的教育思想则是其政治哲学思想引领之下的完整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其教育思想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所以特别强调教育的终极价值以及完美人性的塑造,若能从这个视野来重新认识贾谊的教育思想,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其教育思想的独特魅力,并从中发现其对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所能提供的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

  • 标签: 教育思想 “礼”教 政治哲学 “道”本体论 道者教之本
  • 简介:9月20~21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认知哲学这一主题,从四个领域展开讨论。

  • 标签: 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认知 山西大学 中国香港 科学技术
  • 简介:法学家们在运用传统的“种加属差”的方式定义公共利益时遭遇了概念的不确定性的强烈冲击,迫使一部分入转向对公共利益的描述而非界定。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与韦伯的“理想类型”认为概念的形成对对象要一定有所取舍,这种取舍只能采取对核心特征的强调来进行,于是一定的典型便成为人们观察问题的焦点。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及变迁轨迹无不表明其利益毋庸置疑的定格在公共利益本位上,将经济法中以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为表征的公共利益上升为公共利益的典型和理想类型也是方法论上的必然。

  • 标签: 公共利益 家族相似 理想类型 经济法 哲学 方法论
  • 简介:文章认为焦循通过"旁通"、"当位失道"、"时行"、"八卦相错"、"比例"五图,编织了一套表现为象数形式的逻辑类比推理的思想构架,并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尽数纳入构架之中.这样,焦循一方面确立了研究易学的方法论,另一方面也具有以"旁通"为主体的哲学意义.焦循易学的方法论,标志着清代中期易学的重要转向,它已迈出象数与义理诠释易学的旧轨.然而将易学的探求严格限定在各种法则的框架之内,因而也就混淆了易学的象数系统与义理系统的各自独立性.因此,易学的哲学意义也就被逻辑推理的工具价值所取代.

  • 标签: 焦循 易学 易图略 方法论
  • 简介:与叔本华那幽思玄妙的唯意志论和低靡沮丧的悲观主义相比,老庄哲学既惊世骇俗又深邃睿智.在老庄看来,理智不是意志的工具,欲望不是罪恶的渊源.痛苦与欢乐都为心性所为.只要能绝圣弃智、绝巧弃利、见素抱朴、淡泊名利,私欲贪鄙就会悄然而没,人们就会情志舒畅,不会像叔本华那样悲悲切切、愤世嫉俗、傲慢狂躁、狭隘自私、孤僻冷漠、偏执少爱,而是为人宽和温厚、胸怀坦荡,既能包容天地,囊括八荒,又能泽润万物,施惠万民.

  • 标签: 老庄哲学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唯意志论 '无为而治'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10月21日成立。该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云南省教育厅,以及云南省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研究会共同合作组办。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教授与云南省教育厅前厅长罗崇敏先生担任名誉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张曙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 标签: 研究机构 哲学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哲学 教育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 简介:7月27—28日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蒯因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在英语国家中尤其如此。他对分析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哲学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会的40余名中外学者就热点问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涉及蒯因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些问题与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如认识论、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数学哲学、逻辑哲学等密切相关。

  • 标签: 外国哲学 逻辑哲学 蒯因 国际会议 北京大学 世界影响
  • 简介:11月8~9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杂志协办,主题是“中西哲学中的身体问题”。

  • 标签: 哲学学会 中西哲学 中国现代 哲学史 学术研讨会 外国
  • 简介:11月29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由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承办。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经济学院、空军预警学院等多所省内高校从事哲学史研究的专家与研究生约100人出席会议。

  • 标签: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 学术研讨会 生命关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年会
  • 简介:<正>据《恽代英文集》和《恽代英日记》所载,恽代英已刊、未刊的关于孔子研究的文章有《我心日中的孔子》、《耶稣、孔子与革命青年》以及他在日记中记录的研究心得。这些材料虽不是研究孔子的鸿篇巨制,其对孔子的评价也未必人人赞同,但其研究态度之公允,方法之科学,不仅在当时(“五四”前后)高出时论一筹,即至今日也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概括言之,有以下几点:(一)评价孔子不要各执一词,既不能要求孔子的言论“没有一句错的”,也不能认为“没有一句不错的”。恽代英说,孔子的学说,自然不尽可信,但他确是“苟有所见之大学者”,对

  • 标签: 孔子研究 孔子观 研究态度 恽代英 文集 言论
  • 简介:帛书《易传》中的《昭力》篇虽然字数较少,但其结构完备,内涵清晰,属于帛书《易传》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篇释文。然而由于其篇末的字数标记,许多学者认为《昭力》与《缪和》属于一篇文章。亦有的学者认为《昭力》中论及“卿大夫”与“国君”,乃以《易》论政,属于政治论的范畴,不属于解《易》范畴。笔者通过研究《昭力》对卦爻辞的解读,认为《昭力》恰恰是一篇独立成章的解《易》文章,而且其所体现的是与帛书《易传》其他篇章不尽相同的解《易》理念,其“六经注我”的解释学理念也是我国典籍中出现较早的。《昭力》篇的研读对于我们认识孔子的政治论点与易学观念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昭力》 政治 德行 卦爻辞 孔子 易学观
  • 简介:传统上人们对孔子人性思想的论述往往从善恶的角度立说。其实,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认为人性应当是“仁”,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与其说孔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毋宁说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孔子提倡用“诗”、“礼”、“乐”涵养和塑造人性,以实现自然人性向道德人性的转化。

  • 标签: 孔子 人性
  • 简介:晚清今文经学家极为重视《论语》,致力于贯通公羊学与《论语》,以申发《论语》蕴含的微言大义。康有为继承了这一传统,在《论语注》中以孔子改制及三世说阐释《论语》,康有为以刘歆与曾子为两大对话系统,极力清除二者对《论语》施加的影响,以还原孔子思想的原貌。康有为将《论语》视作受到刘歆伪经影响的曾子之学,乃抑《论语》之经为曾子一家之学。

  • 标签: 《论语》观 今古文经学 刘歆 曾子 朱子
  • 简介:北宋时期,《易》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解说与评价《易》成为儒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北宋诸儒有关《易》学的总体评价很多,内容涉及《易》道总评、作者辨正、学派论衡、通经致用等各个层面,对汉唐《易》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提出了怀疑与修正,同时也结合时代思潮对《易》做出了新诠释,从中可以透视出北宋《易》学的内在演变轨迹。

  • 标签: 北宋 儒家 《易》学
  • 简介:王阳明的民族是在强调大一统的王权统治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的民族差异性;“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的民族平等性;“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的民族团结性。王阳明的民族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

  • 标签: 王阳明 民族观 差异 平等 团结
  • 简介:周敦颐引《易》立论开创了理学,其所言“太极”既是天地万物化生的源泉,又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同时又为“人极”确立了哲学依据。周敦颐的“太极”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有序可循、富有人文色彩的宇宙图景,体现出中国先哲对人生终极境界和高于道德价值(冯友兰语)的执著追求。从这一角度讲,这幅宇宙图景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从圆融美、动静美、天地人和谐美对周敦颐的“太极”之美进行解读。

  • 标签: 周敦颐 太极 圆融美 动静美 和谐美
  • 简介:一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孟子弘扬的儒家,不太涉及“公平”、“平等”这类权利观念。《论语·季氏篇》有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按,孔子这段话,是就季氏已占有鲁国二分之一的领土,还想伐取属于鲁国辅臣的颛臾的一小块土地而提出的批评。

  • 标签: 平等 道家 先秦时期 “公平” 权利观念 孔子
  • 简介:在研究中国哲学特点方面,张岱年先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提出了一条研究中国哲学特点的正确原则,即“同与异,必须同等重视”;其二,从基本倾向、概念范畴、发展规律三方面对中国哲学特点问题做系统考察.张先生在中国哲学特点研究方面的系列创见,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而且对今后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中国哲学特点 基本倾向 概念范畴 发展规律
  • 简介:经史传统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有时候这也可以成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概称。我认为“重新认识传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文化的“变”与“常”的关系。“变”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常”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一、经史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①。

  • 标签: 中国文化 学术分科 史传 《经学历史》 哲学 中国传统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