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禅师,不知何许人也,或云邑人,为丰尚书之子。贞观初年,居于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故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誉。国清寺是天台山首屈一指的大寺,也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时,该寺佛教相当兴盛,香烟缭绕,高僧云集,法会不断。

  • 标签: 五台山 天台山 诗僧 风景名胜区 《宋高僧传》 寒山
  • 简介:杜尔是法国社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深邃思想,虽然时隔一个多世纪,今天却伊然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养份。本文主要以其晚年的重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为基础,重点讨论其对宗教的研究,并指出其理论对我国回族宗教信仰研究的启示。

  • 标签: 杜尔干 宗教思维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集体意识 宗教信仰
  • 简介:只要见过惟贤长老的人,大概都有一种共同的印象,长老身材修长,面容清瘦。这种修长与清瘦几乎到了极致,如果初次见面,心里不由得会替老人家的健康担心。但是熟知长老的人都知道,他以耄耋之年仍笔耕说法不辍,思维敏捷,声音洪亮而铿锵有力,言语清晰而条理不紊,更让人折服的是他双目炯炯中闪烁着清澈的慧光。有的同道曾私下向我询问个中玄奥,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心中默默问自己……

  • 标签: 宗教 教义 信徒 宗教信仰
  • 简介:元叟行,元代著名禅师,南方临济宗的代表人物,在元王朝崇奉藏传佛教和尊教抑禅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是为数不多的受到统治者赏识和青睐的几位禅学大师之一,曾“三被金襕袈裟之赐”,对禅宗在元代的发展和兴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在当时禅林之中,更是承“大慧之流风余韵”,有着“再世妙喜(宗杲)”的美誉,为僧俗二众所钦敬。而这一切,都与其践行和弘扬自己的禅学思想有关。从元叟行的禅学思想入手,结合其生平经历,对其博赡宏富的深邃思想以及他对当时元代及其后的禅宗发展的影响做一些简要探析。

  • 标签: 元叟行端 生平 心性思想 华严教理 三教合一
  • 简介:家庭伦理指家庭中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人格塑造和家庭和谐的根本性问题。中亚东人来源于分"三波"由中国境内迁居中亚的回族,(1)目前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少量分布,人口约16万人。

  • 标签: 东干人 伦理特征
  • 简介:张伯是一位融摄儒、释、道的著名道教学者。他遗世的主要著作《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等,无一不反映出儒、释、道圆融的思想。本文仅就佛教心性论对张伯思想的影响略述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佛教 心性论 张伯端 中国 宗教思想
  • 简介: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那是一个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人们从那儿出生、长大,那儿有着童年的欢笑和梦幻。

  • 标签: 政协副主席 赵朴初 佛教 宗教
  • 简介: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一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开阔、个性豪放,他精于儒、老,倾心佛教,对弹宗更有深刻领会。禅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上的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禅者风骨。

  • 标签: 苏轼 诗歌 禅思 艺术风格 心灵修养
  •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道教》1988年第4期上刊登的严振非《杜光庭和张伯》一文中关于张伯的一些问题而发,并对张伯的生卒年份、1012年张伯返回天台、1065年授予马处厚以《悟真篇》、张伯师承刘海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考辨

  • 标签: 张伯端 《悟真篇》 历史问题 杜光庭 白玉蟾 中国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