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检索2001年至2011年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与Wnt信号通路及肺癌干细胞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发现,Wnt信号主要通过Wnt经典信号传导途径、Wnt-Ca2+途径、Wnt-细胞平面极化途径在细胞中起作用。作为Wnt信号通路中最关键的通道传递分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维持肺癌干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关键蛋白的影响抑制肺癌干细胞增殖,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路径。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肺癌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行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心理干预的6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心理干预前后中晚期肺癌患者卡氏评分(KPS)、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P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后,肺癌患者KPS评分高于心理干预前,PL、SAS、SDS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肺癌患者的SF-36评分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语言交流、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0.77%(59/65),明显高于心理干预前的55.38%(3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干预,可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等情绪及行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中晚期肺癌 心理痛苦 行为功能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Notch1(ICN)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瞬时表达Notch1(ICN)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瞬时表达Notch1(ICN)基因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并上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53的表达水平。结论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分布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激活Notch1基因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

  • 标签: Notchl基因 宫颈癌 细胞周期 P53
  • 简介: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DAD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试验测定DADS在不同浓度时对ECA-10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检测DADS在不同浓度下对ECA-109细胞MMP-2、MMP-9,TIMP-1、TI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DADS作用24h后,当浓度大于30μg/ml时,DADS可以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活力,且随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相应增加;在浓度为10μg/ml-30μg/ml时,DADS能够明显减少穿过侵袭小室基底膜的肿瘤细胞数量,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DADS可以使ECA-109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降低,同时TIMP-1、TIMP-2的水平升高。结论:DADS在体外能够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ADS抑制MMP-2、MMP-9表达,上调TIMP-1、TIMP-2的表达有关。

  • 标签: DADS 食管癌 侵袭 MMP TIMP
  • 简介:探讨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机制。方法10只SPF级5周龄裸鼠接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后随机分为牛磺酸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牛磺酸干预组给予添加5%的牛磺酸饮水,对照组给予正常无菌饮水。测量两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mic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guanosinetriphosphataseactivatingprotein,p21ras)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束时所有裸鼠均存活,裸鼠乳腺癌模型造模成功。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的抑制率为41.6%。相对于对照组,牛磺酸干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ER表达量提高了134%(P〈0.05),PR表达量提高了47.5%(P〈0.05),HER-2表达量降低了67%(P〈0.05),p21ras表达量降低了62.2%(P〈0.01)。结论牛磺酸可抑制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R、PR和下调HER-2、p21ras有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牛磺酸 抗肿瘤 裸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黄芩素(5、10、20、40、80μg/ml)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试验评价黄芩素(80μg/ml)对HT-2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ting检测黄芩素(20、40μg/ml)对HT-29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NF)-κB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以未加黄芩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对细胞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处理后的细胞迁移能力及STAT3和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上调细胞中p53、降低STAT3和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黄芩素 结肠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CD151对结肠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BALB/c-nu/nu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裸鼠腋下注射结肠癌细胞HT29,观察组裸鼠腋下注射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待肿瘤模型制备成功后,取肿瘤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的CD151、β-catenin和β-actin蛋白的表达,而观察组的肿瘤组织中并不存在CD151的表达。对照组β-catenin相对表达量为(0.18±0.02),与观察组的(0.13±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Wnt1a蛋白、Oct4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β-cateninmRNA发生显著性下调。结论CD151可能是WNT信号通路的上游基因,对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调控作用。

  • 标签: CD151 结肠癌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 简介: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LP(2.5、5、10、20μg/ml)和顺铂(40μg/ml)进行干预,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延长细胞周期中G0/G1期并缩短G2/M期,提高A549细胞凋亡率(AI),上调BaxmRNA表达、下调bcl-2mRNA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LP具有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能够阻滞细胞周期并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番茄红素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癌症的心理痛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描述的是癌症的诊断及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任何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比如难过、恐惧、焦虑、无助的感觉、绝望、压抑、厌食、失眠等等情绪体验都属于心理痛苦的范畴。

  • 标签: 心理诊室 心理痛苦 情绪体验 癌症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训练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通过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弹性训练,均连续护理8周。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和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两年内胃癌复发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CD-RISC评分、POMS量表评分(疲劳、慌乱、愤怒、抑郁和紧张)、KP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CD-RISC评分、PMOS量表评分(疲劳、慌乱、愤怒、抑郁和紧张)、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胃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2年复发率为8.3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弹性训练,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心理弹性训练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分为对照组(未转染)、PCLneo-HK组(转染空载体)和PCLneo-P21组(转染真核过表达载体)。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PCLneo-P21组SW579细胞中P2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中Bcl-2、cyclin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表达P21基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标签: P21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D1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肿瘤疼痛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接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的骨肿瘤疼痛患者,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患者以中度疼痛(48%)为主,干预后以轻度疼痛(56%)为主;干预后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干预前,中、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3.5±3.8)、(42.6±3.9)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2.4±4.1)、(51.8±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SAS、SDS评分≥50分的患者分别占4%、3%,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骨肿瘤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疼痛 疗效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残胃癌是指行远端胃切除术后5午以上发生于残胃的胃癌,与原发近端胃癌相比,残胃癌患者中未分化癌比例更高,发现时侵犯浆膜、血管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也更高,因此预后更差。残胃癌的发病与胃十二指肠反流和胃泌素水平降低有关。不同的吻合方式、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感染都是残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外科手术是残胃癌的传统治疗方式,残胃切除应包括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或胃空肠吻合口及吻合口周围10cm的空肠、空肠系膜,并根据初次手术所造成的解剖改变相应地改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残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侵犯深度不超过SMl的早期残胃癌,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当。

  • 标签: 残胃癌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与HMBA衍生物单独及联合作用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观察K562细胞形态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淫羊藿苷与HMBA衍生物单独作用,均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具有协同作用。淫羊藿苷诱导48h后,细胞开始出现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并表现出某些凋亡的特征,72h后更为明显。HMBA衍生物亦可改变细胞的形态,但主要表现在形状更加不规则、线粒体肿胀,而没有明显的分化或凋亡迹象。结论淫羊藿苷与HMBA衍生物单独及联合作用均可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但联合应用时作用更强,其作用与浓度相关。淫羊藿苷有部分地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标签: 淫羊藿 六亚甲基双乙酰胺 K562细胞系 细胞凋亡
  • 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体。得了癌症,当然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瞑,觉得癌症就等于死亡。曾有患者说:“自从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总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愤怒和委屈,说“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啊?”恐瞑、委屈、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不断折磨着患者的内心,让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生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不能工作,不能照顾孩子,不能做家务,很多以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现在都做不了,感到非常沮丧。

  • 标签: 心理 带瘤生存 负性情绪 癌症 患者 做家务
  • 简介: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阐明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是放射生物学的重要课题。放射治疗可以诱发肿瘤细胞发生不同类型的死亡,包括:凋亡、坏死、有丝分裂殇折、衰老以及自嗜等。此外,局部的放射治疗不仅影响肿瘤局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导致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成为辐射诱导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 标签: 电离辐射 凋亡 坏死 有丝分裂殇折 衰老 自嗜
  • 简介: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2]。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方案骨肉瘤的生存率只有15%~20%,如今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方案使骨肉瘤的生存率提高到近80%[3]。现在,肿瘤局限的患者可以获得65%~70%的5年生存率,这也就意味着仍有很多患者在5年内会复发[4-5]。骨肉瘤发病特点是绝大多数骨肉瘤在诊断时已经成为高等级的恶性肿瘤,而且极易发生早期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约占90%[6]。早期转移是导致肿瘤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生转移的患者长期生存率仅为10%~30%;其它影响预后的指标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对化疗的敏感性以及手术效果。骨肉瘤的原发病灶患者生存率在65%左右,一旦出现转移,骨肉瘤的生存率只有25%,甚至更低[7]。随着对骨肉瘤的认识的不断深入,骨肉瘤的转移侵袭机制也越来越多的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报道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向,对骨肉瘤的转移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骨肉瘤 肿瘤转移 肿瘤侵润 肉瘤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肝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卫生宣教
  • 简介: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半数以上,其死亡率为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地威胁广大妇女的健康。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作者研读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报道,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致病病毒的检测方法、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进展做出综述,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有与抗炎作用无关的抗肿瘤功能: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NSAID可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关于NSAID具体的抗肿瘤机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NSAID作为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其抑制肿瘤的活性可能与其调节RECK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环氧化物酶(cyclooxyg—enase COX) RECK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