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疑病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医学生更容易产生疑病倾向和疑病症。疑病症在临床表现为疑病心理、疼痛感觉和躯体症状等。引起疑病症产生的原因有:暗示聊想、学习程度、心理挫折、身体状况和人格特征等。疑病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 标签: 医学生 疑病症 心理机制 精神心理疾病 疑病心理 疼痛感觉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症状封预期记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预期记忆状况自评问卷和心理症状量表(SCL-90)封200名高中生做抽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年龄差异检验和心理症状与预期记忆状况的肯德尔多列等级相关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因素。结果预期记忆状况与心理症状各个因子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在0.14—0.22之间。其中与焦虑、抑郁、精神病症以及睡眠饮食的相关系数较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焦虑与精神病症影响预期记忆状况;在年龄相近的青年群体中存在预期记忆的显着年龄差异(P<0.001)。结论心理症状会在大脑进行背景信息资源加工和信息提取时产生抑制,从而影响预期记忆水平。

  • 标签: 心理症状 记忆 状况 精神病 焦虑 逐步回归分析法
  • 简介:目的:研究离休干部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离休干部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策略,观察组患者分析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护理后,利用SCL-90量表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妄想(2.76±0.19)分、敌意(2.84±0.22)分、恐惧(2.84±0.22)分、抑郁(2.97±0.24)分、焦虑(3.01±0.33)分、敏感(2.99±0.28)分、失眠(3.13±0.17)分、强迫(3.03±0.15)分、躯体化(2.98±0.16)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休干部一般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应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改善离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帮助离休干部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以促进离休干部健康状况的提升。

  • 标签: 离休干部 心理问题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李占江等曾以中学生为对象做遇“青少年强迫现象及其发展特点”的调查,得结论:中学生强迫现象随年龄增长呈w型发展曲绕,即具有在新入学和即将单业的年级中较高的特点,且男生以检查与重复多见,女生以整齐与清洁率高。本文积多年封中学生强迫症精神分析的经验,以冲突为主绕,从发展病理心理学角度,试图在性文化差异、环境变迁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作心理机制探讨,加深封中学生强迫现象的理解,指导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临床工作。

  • 标签: 机制探讨 中学生 强迫症 理发 中国 强迫现象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心理契约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契约量表和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对2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层回归分析法探讨护士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护士心理契约和工作绩效总分分别为2.39±0.47和3.58±0.5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契约各维度得分与工作绩效各维度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契约及职称均为护士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心理契约是影响其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理契约 工作绩效 护士
  • 简介:目的门冬氨酸钾(potassiumaspartate,PA)作为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对细胞凋亡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门冬氨酸钾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TBI通过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controlledcorticalimpact,CCI)产生。门冬氨酸钾组或溶剂对照组在CCI发生后30min以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62.5mg/kg剂量的PA,观察脑血流灌注量,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NeurologicalSeverityScore,mNSS)和皮质损伤体积,并检测脑水肿以及脑组织三磷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乳酸含量和钠钾ATP酶活性。结果在CCI引起的大鼠皮质损伤中,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急性给予62.5mg/kg剂量的PA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降低皮质损伤体积(P〈0.01),减轻脑水肿(P〈0.05)。此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门冬氨酸钾治疗组显著减少ATP缺失(P〈0.01),降低乳酸含量(P〈0.05),并增加钠钾ATP酶的活性(P〈0.05)。结论PA能通过增加ATP含量和钠钾ATP酶的活性并降低脑水肿,对TB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PA在临床脑损伤时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 标签: 门冬氨酸钾 脑损伤 可控性皮质打击伤 钠钾ATP酶
  • 简介: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医学生较多地出现心理问题。目的:从个体心理素质、家庭、学校、经济、社会等角度探讨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检索及在医学生中进行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结果:通过对医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结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并应从多方面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影响因素 心理素质 家庭 学校
  • 简介:在军事活动中,作为特殊群体的军人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多种复杂的应激因素,军事应激所致个体心理、生理紊乱或损伤已成为部队非战斗减员,削弱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本研究在认识应激不良反应对智力及技能影响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措施.

  • 标签: 军人 应激心理 心智 动作技能
  • 简介: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的群体。西方各国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婚率的急剧上升早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并且随着世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这种风气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国,就算世界公认的婚姻关系最为稳定和保守的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各国80年代后也未能幸免。

  • 标签: 体育活动 离异家庭 子女 心理健康 智力发展
  • 简介:目的分析A型人格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用A型行为人格量表对1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同时按照情绪分类,对40例有情绪因素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管紧张素Ⅱ测定,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A型人格占6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绪因素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高于非情绪组(P<0.01)。结论A型行为人格者易患脑血管病,矫正A型行为,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益。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A型人格 患者 A型行为 对照组 发病
  • 简介: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心理干预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P〈0.01);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心理干预 全脑血管造影术 焦虑 抑郁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封15778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与子女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文化水平越低分值越高的趋势;父母职业为干部、知识分子的子女各因子分较低;父母为农民、翠人、个体的子女各因子分较高,尤以抑郁、焦虑为明显;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如严厉、过分要求、放纵、溺爱的子女各因子分高于父母持健康成长、顺其自然态度者;父母教育有分歧的子女各因子分高于无分歧者。以上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教育方式等因素封青少年心理健康均有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教育因素 家庭 父母文化程度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突发事件对武警官兵的心理影响,充分认识心理训练在处突战斗中的意义,探讨各种对策,向心理训练要战斗力。方法分析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对武警官兵SCL-9。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来判断,突发事件对式警官兵的心理影响。结果式警官兵SCL-90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地方人群,突发事件极易使极少数武警官兵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经常性、持久性学习、教育、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战斗力。结论各种突发事件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冲击和特殊心理应激源,异常心理反应明确影响部队战斗力。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教育式警官兵以理智、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 标签: 突发事件 武警官兵 心理状态 心理训练 心理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客观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估主观睡眠质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86±7.49)分和(57.32±8.5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35.97±5.17)分和(36.48±4.30)分,P〈0.01;与健康人群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Ⅰ期睡眠(S1)、Ⅱ期睡眠(S2)、慢波睡眠(SWS)、快动眼睡眠相(REM)、睡眠效率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睡眠潜伏期(SL)、长觉醒次数和短觉醒次数有明显的增长或增多,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PSQI、SRSS评分分别为(14.32±1.51)分和(31.53±5.83)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10.27±1.17)分和(24.41±4.04)分,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且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慢性乙肝 焦虑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四级预防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由护士与肿瘤志愿者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四级预防心理干预12周,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四级预防心理干预后,其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四级预防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四级预防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军校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42名军校护生进行测评。结果:SCL-90示:她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其心理问题主要与人际适应有关,其次与受惩罚、健康适应以及年心理紧张总值有关;具体是被人误会或错怪、学习压力、预期的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受批评或处分、本人患急重病、亲友死亡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影响了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军校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在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问题时,应重视不同应激源所起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军校 护生 生活应激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情况以及泌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98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观察护理后对患者产后抑郁、睡眠以及泌乳方面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泌乳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干预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明显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产妇睡眠质量,提高泌乳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 睡眠 泌乳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比较。结果:对2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DS)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更佳(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并且产妇的生命质量也能得到改善,整体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描述不同应对方式与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对5家综合医院急诊科12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急诊护士最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适应。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为危险因素。

  • 标签: 应对方式 急诊护士 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