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对番茄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期影响。结果表明:55℃处理番茄硬度最大,其次38℃52℃。说明热处理会减少番茄果实水分,增加果皮韧性;热处理32℃52℃对贮藏期番茄可溶性固形物保存效果较好;高温短时间热处理对贮藏期番茄Vc保存效果较好;55℃热处理可滴定酸含量较高。52℃番茄热处理对延长番茄贮藏时间效果明显。

  • 标签: 热处理 番茄 品质 耐贮性
  • 简介: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彩色花生,由普通花生通过多世代分离选育而成,种皮颜色包括深紫条纹、浅紫条纹、红色、红-白相间、紫黑色等类别。由于彩色花生营养丰富,并且富含花色苷类物质而倍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对彩色花生加工品质特性并不清楚。外形性状评价实验表明,5种花生种皮颜色、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具有较大差异;脂肪脂肪酸评价发现,5种花生都不是最适宜油用花生品种选择,但其均富含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具有较好食用价值;蛋白质含量最高‘铜仁珍珠’花生,其次‘黑珍珠’,含量最低为‘紫魁’,且其富含氨基酸也有着显著差异;此外,种皮对花生生品感官评价影响加大,深色种皮花生种皮对香味影响大,对甜味脆度影响小。本研究选用贵州地方特色品种‘铜仁珍珠’引进‘黑珍珠’、‘红-白花’、‘四粒红’‘紫魁’5种种皮颜色差异较大花生,对营养成分、质构特性、生品及烘烤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种皮色素进行综合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品质特征特性,为彩色花生更好地推广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彩色花生 品质特性 感官评价
  • 简介:本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方4个叶用芥菜品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研究其在不同干旱胁迫下抗旱。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加重,三大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加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也呈逐渐增大趋势。贵州地方4个叶用芥菜品种综合抗旱评定结果为:2号≧1号>3号>4号。因此本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叶用芥菜生理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喀斯特地区种植高抗旱品种,提高芥菜产量经济效益,为贵州筛选高抗旱芥菜品种提供一定基础数据。

  • 标签: 叶用芥菜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抗氧化物酶 抗旱性评价
  • 简介: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幼苗抗寒特性,为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10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方法,分析了苗期低温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马铃薯品种间叶片各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马铃薯叶片各项指标的抗寒系数作为衡量抗寒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对马铃薯品种抗寒进行综合评价。其强弱排序依次为:‘丽薯6号’〉‘薯20号’〉‘滇薯701’〉‘冀张薯12号’〉‘青薯9号’〉‘合作88’〉‘薯18号’〉‘滇同薯1号’〉‘师大6号’〉‘宣薯2号’。本研究将10个马铃薯品种聚为3类:‘丽薯6号’、‘滇薯701’、‘薯20号’等3个品种抗寒最强;‘滇同薯1号’、‘冀张薯12号’、‘青薯9号’、‘薯18号’、‘合作88’等5个品种抗寒中等;‘宣薯2号’‘师大6号’这2个品种抗寒最弱。综合评价结果与低温胁迫后植株霜冻损伤评分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通过对马铃薯抗寒进行研究,并探讨各抗寒指标之间关系,建立可靠马铃薯抗寒评价方法,为马铃薯抗寒新品种选育及大规模马铃薯品种抗寒评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马铃薯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 简介:微卫星标记(SSR)在近缘物种间具有通用,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可广泛用于跨物种间遗传多样分析、基因定位图谱构建等。本试验基于甜瓜基因组测序结果开发了120对SSR标记,研究其在8种葫芦科作物间通用及作物内多态,并利用NTSYS软件分析37份不同瓜类作物材料遗传多样。结果显示,114对标记均在甜瓜基因组得到有效扩增,黄瓜中有108对标记有效扩增,通用性比率为94.7%,南瓜能有效扩增标记最少,其通用性比率也达到了41.2%,在8种葫芦科作物间均通用标记有29对;通过对通用标记多态分析表明,甜瓜多态性比率最高为61.4%,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西葫芦、南瓜丝瓜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2.5%、14%、4.4%、8.8%、3.5%、13.2%11.4%;不同作物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在0.70~0.83之间,其中甜瓜黄瓜平均遗传相似系数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西葫芦和南瓜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亲缘关系最近。这些通用标记将有利于提高葫芦科作物整体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

  • 标签: 甜瓜 葫芦科 SSR 通用性 遗传多样性
  • 简介:为探究萝卜肉质根Chs基因表达量与色素含量关系,以16份不同类型萝卜为材料,在抽薹前测定肉质根色素含量Chs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萝卜肉质根Chs基因表达量在0.0988~6.4321之间,平均值为1.4017,肉质根色素含量在0.001%~2.543%之间,平均值为0.804%。方差分析表明,16份不同类型萝卜肉质根间Chs基因表达量(F=2.3540,p=0.0001)色素含量(F=114.2940,p=0.0001)差异均极显著,红皮红心萝卜Chs基因表达量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肉质颜色萝卜。相关分析表明,萝卜肉质根Chs基因表达量与色素含量相关系数为0.83,且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与Chs基因表达量高度相关,Chs基因可能萝卜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之一。Chs基因可作为萝卜色素生产基因工程候选基因,用于高色素含量萝卜新品种选育。

  • 标签: 萝卜 色素含量 CHS基因 相关分析
  • 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云杉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云杉SRAP反应体系,筛选出14条多态引物,分析了不同类型云杉物种水平和群体水平上遗传多样。结果表明:云杉12.5μL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正反向引物0.3μmol/L、2×TaqMasterMix5.0μL、DNA模板量20ng;14对引物总扩增条带为149,多态条带为69,多态性比率为46.3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条带为4.93。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8;有效等位基因数(Ne)、香浓信息指数(I)Nei’s遗传相似系数(H)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1.4970、0.51420.3513;在群体水平上分别为1.3803、0.27320.4200;各群体遗传多样指数依次排序为泥炭藓红皮云杉>杜香越桔红皮云杉>越桔偃松鱼鳞云杉>塔藓越桔鱼鳞云杉>塔藓鱼鳞云杉;塔藓越桔鱼鳞云杉与越桔偃松鱼鳞云杉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杜香越桔红皮云杉与塔藓鱼鳞云杉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研究表明,大兴安岭5种类型云杉林种间遗传变异大于生境对相同云杉种产生遗传变异。本研究为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云杉开发利用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云杉 遗传多样性 正交设计 SRAP
  • 简介:小麦世界上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各主产国对小麦品质性状开展了深入地研究.本文从影响小麦品质主要方面,如小麦籽粒蛋白质数量质量,小麦籽粒硬度,小麦面粉粉色,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等综述了当前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并对研究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小麦 品质性状 分子改良 蛋白质性状 籽粒硬度性状 面粉粉色性状
  • 简介:近年来,人们对蔬菜、水果农作物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品质性状多为多基因或寡基因控制数量性状或数量-质量性状,其表型易受到环境影响。一些品质基因常表现隐性且品质检测操作复杂,制约了品质育种发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寻找与优良品质性状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并用以进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将大大提高品质性状选择效率遗传改良速度,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技术将为改善作物品质提供有效手段。总体来说,作物品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成果,本文对小麦、水稻、黄瓜、番茄、西瓜等作物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改善作物品质性状方面的前景。

  • 标签: 作物 品质性状 遗传改良
  • 简介:水稻育恢复基因Rf-1目前水稻上克隆唯一恢复基因。通过位于Rf-1位点两个特异性CAPS(cleavableamplifiedpolymorphicsequences)标记对滇I型、野败型、红莲型及BT型恢复系基因型分析,发现这四种不同胞质恢复系在Rf-1位点具有相同带型,滇I型两个保持系具有不同带型。结果表明这四种不同胞质系统恢复系均具有Rf-1基因。该结论与从恢复系选育系谱分析结果相一致

  • 标签: 水稻 育性恢复基因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Rf-1位点 CAPS标记
  • 简介: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100个南方花生区试品种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含量等21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37%,蛋白质为26.31%,总氨基酸为22.611%,油酸为44.84%,亚油酸为34.05%。主成分分析表明,21个品质性状可综合成3个主成分,分别为蛋白质氨基酸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粗脂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74.47%。聚类分析表明,100个花生品种可划分为4大类,各类别间品质存在不同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花生品质综合评价,可避免单一标的片面不稳定性,为花生亲本利用品质育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花生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本文对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发生危害概况、侵染特性、菌株分离方法、流行学调查、小种分化与鉴定方法、毒力基因多态、基因多态分子鉴定、SSR标记在基因多态研究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综述,讨论了研究P.sojae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方法,指出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P.sojae种下分类,确定生理小种间亲缘关系可行.

  • 标签: 大豆 疫霉病 遗传多样性 研究方法 SSR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 简介:本研究以丝苗型籼稻优质品种七丝占与抗稻瘟病品种外选35为亲本杂交,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法构建了含543个株系重组近交系(RILs)群体,并分析了群体各株系包括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共7个稻米品质性状基因分布频率性状相关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推测RILs群体7个性状都符合2个基因控制遗传模式,并存在4类遗传频率分布:(Ⅰ)两亲本间有极端差异2个等位基因分离,其中一个亲本含2个增效等位基因,另1个亲本为2个减效等位基因杂交类型,直链淀粉含量性状属于该分布类型;(Ⅱ)2个亲本各有1个增效等位基因,表现为2个中等值材料杂交类型,包括性状类型为透明度垩白大小;(Ⅲ)两个较低值亲本杂交类型,实际上2个亲本共同有1个减效等位基因,另有1个等位基因差异,相应性状为垩白度垩白粒率;(Ⅳ)2个较高值亲本杂交,2个亲本各有1个增效等位基因,另有1个等位基因差异,包含性状为整精米率胶稠度。各性状间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这4个性状存在2个等位基因高度连锁(75%);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大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垩白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

  • 标签: 水稻 品质 遗传特点 频率分布
  • 简介:探索适于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学研究样品制备最优方法,本研究以Rht10鲁麦15开花后第31天籽粒为材料,采用4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尿素/硫脲法、酚提取法Ⅰ酚提取法Ⅱ,对不同提取方法得到蛋白量以及蛋白分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CA/丙酮法尿素/硫脲法获得蛋白点较少,分别为484个489个,蛋白质损失较大,蛋白质在碱性端(pH7附近)堆积严重;酚提取方法得到蛋白点709个,部分蛋白点弥散,碱性端蛋白轻微堆积;酚提取方法得到蛋白点866个,蛋白点清晰,无碱性蛋白堆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籽粒蛋白质组研究,酚提取方法更为适合小麦籽粒蛋白提取,同时方法Ⅱ优于方法Ⅰ。

  • 标签: 小麦 籽粒蛋白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 简介:解析穗粒数、小穗数粒重及其QTLs间遗传关联,有利于大麦穗发育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25份试验材料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表型差异,以及不同性状及其QTLs间遗传关联。结果表明小穗数等3个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育种品种小穗数穗粒数与地方品种没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育成品种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地方品种,二棱大麦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没有显著差异,但六棱大麦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小穗数与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35;在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4个小穗数QTLs、6个穗粒数QTL6个千粒重遗QTLs,16个QTLs分别位于1H、2H4H等6条染色体上,其中QSn-4HS等8个QTLs具有增效作用、其余QTLs具有减效作用。与标记HVM40-258bp连锁QTL对小穗数穗粒数具有一因多效特性。小穗数等3个穗部性状分别受遗传效应不同QTLs控制,QTL多效导致了小穗数与穗粒数关联遗传。

  • 标签: 大麦品种(或品系) 穗部性状差异 SSR标记 关联分析 QTLs检测
  • 简介:为探讨庙台槭不同组织DNA高效提取方法,分别以叶片果实为材料,以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浓度β-巯基乙醇和不同浓度PVP作为预处理,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提取后对基因组DNA进行浓度、分光光度值测定以及PCR扩增,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效果最好预处理方法,并进一步以CTAB法进行验证,之后应用于不同个体庙台槭DNA提取。结果发现:以庙台槭果实为材料,不需要预处理,提取DNA即可满足下游实验需要;以叶片为材料,用0.5%β-巯基乙醇和1%PVP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提取DNA浓度质量,经验证发现该预处理方法适用于CTAB法,且能够极显著地提高DNA提取浓度质量;进一步应用于所有132个庙台槭个体总DNA提取,获得DNA均能满足后续实验要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庙台槭遗传多样等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为槭属其他植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庙台槭 多酚 组织 DNA提取
  • 简介:了解菜心光能利用效率规律,可为具优良光合性状菜心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据此,本研究选用在二份耐热性强二份耐热性弱菜心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强温度上升下降日变化,四份菜心材料初始荧光(Fo)、相对可变荧光(VJ)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能量(DIo/RC)出现先升后降趋势,而最大荧光(Fm)、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则出现先降后升情况;除Fo最大峰值在四份材料中均在13:00时外,耐热性强材料其余参数最大或最小峰值出现在光照强度最大13:00时且变化幅度较小,而在耐热性弱材料中这些值变化幅度大且出现在日最高温度14:00。另外,随着光强温度降低,各荧光参数又逐渐向初始水平恢复,但耐热性强菜心品种恢复速率高于耐热性弱菜心品种。这一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考虑作为评价菜心材料耐热性强弱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菜心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变化
  • 简介:本研究以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为试材,采用绚丽海棠花粉对其进行控制授粉,研究绚丽海棠花粉对其果实品质(套袋条件下)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酸度有升高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柄长度有降低趋势,部分优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果柄粗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在控制授粉自然授粉条件下,参试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香气成分均以醛类醇类为主,但控制授粉对其相对含量影响存在差异,优系N-1在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条件下,醛类相对含量有明显升高,而醇类相对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优系N-2N-3在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条件下,均表现为醛类相对含量明显降低,醇类相对含量明显升高,优系N-4醛类醇类相对含量受绚丽海棠花粉影响较小;绚丽海棠授粉对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种类及各组分所占比重有明显影响。绚丽海棠花粉授粉对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实香气成分影响未表现出规律

  • 标签: 新疆野苹果 花粉直感 果实品质 香气成分
  • 简介:利用自行设计双面紫外杀菌照射装置,探究了紫外照射对鲜切苹果表面微生物杀菌效果。从5个紫外照射剂量(0.48kJ/m2,0.96kJ/m2,2.88kJ/m2,4.80kJ/m2,9.60kJ/m2)中选出了杀菌效果最佳剂量,并研究了该剂量处理后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表面沙门氏菌、霉菌酵母及品质变化。试验以传统含氯杀菌剂0.36%次氯酸钠处理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当双面紫外照射剂量为0.96kJ/m2时杀菌效果达到最佳;0.96kJ/m2双面紫外照射处理初始杀菌效果显著优于0.36%次氯酸钠处理(p〈0.05)。虽然两种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品质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双面紫外处理在贮藏过程对微生物控制效果不佳。因此,需要紫外杀菌结合其他保鲜方式,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微生物有效控制进行更加深入研究。

  • 标签: 鲜切苹果 沙门氏菌 双面紫外 次氯酸钠
  • 简介:本研究探讨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施肥量对温室番茄品质影响,优化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水肥供应技术,为该地区优质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组合方法,试验由3个灌水水平(100%ET,80%ET60%ET)3个施肥水平(N-P2O5-K2O分别为240-120-150kg/hm2,180-90-112.5kg/hm2120-60-75kg/hm2)进行完全随机组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果实6项品质指标(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酸盐,糖酸比,有机酸番茄红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对较优水肥供应量。分析表明,灌水单因素对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番茄红素影响极显著(p〈0.01),对硝酸盐有机酸影响显著(p〈0.05);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随着灌水量增加,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番茄红素、硝酸盐有机酸含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施肥单因素对维生素C、硝酸盐番茄红素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施肥量增加,维生素C、硝酸盐番茄红素随之增加;水肥供应仅对番茄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番茄红素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主成分分析法表明,灌水量为60%ET氮磷钾施用量为240-120-150kg/hm2时得分最高,综合品质相对较优,推荐该处理为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水肥供应技术优选方案,能够为该地区优质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 维生素C 番茄红素 主成份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