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出了入口流动条件下的粘弹性血管运动的位移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定常、非定常、入口流动、形成流动等不同流动时态和形态下管壁位移公式的表达式,并讨论了把这些公式应用于弹性管、刚性管入口流动情况下公式的相应蜕化形式。

  • 标签: 血管 粘弹性 入口流动 形成流动 血管壁
  • 简介: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太鼠内脏动、静脉血管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 标签: NOS 肝硬化 内脏 大鼠 PV 血管壁
  • 简介:肠系膜血管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在腹部穿透性创伤中肠系膜及大网膜受损的发生率为9.5%,腹部钝性伤中肠系膜受累率为2.5%[1].但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医生对肠系膜损伤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系膜损伤都是在术中才被诊断.因此,重新复习肠系膜血管损伤的一些相关问题,会有助于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标签: 肠系膜血管 肠系膜上动脉 诊断与治疗 血管损伤 肠系膜血肿 腹部闭合性损伤
  • 简介:1994年以来我们共施行断指再植3145例5426指,对伴有血管损伤的特殊类型的断指956例采用血管移植桥接、动静脉转流、近断面单侧指动脉结扎、扩大近段骨髓腔的再植方法进行再植,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特殊类型 断指再植 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 动脉结扎
  • 简介:利用“神光”-Ⅲ原型装置所用氙灯(内径为Ф31mm,弧长为1430mm,壁厚为3.5mm,管材为掺铈石英玻璃)进行高负载(爆炸系数fx=0.6)实验。图1给出了氙灯放电时的电流电压波形。实验发现,氙灯运行不到10发时,氙灯灯管内壁出现白色花纹,而且白色花纹的出现是随机的,并且不是一直都会存在。随着运行发次的增加,氙灯内壁出现乳状积淀物,发白区域从两端向氙灯中间延伸,但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成块状遍及整支灯管。运行到约20发时,在灯管内壁会出现短的亮线(即极限负载条纹),随着运行发次的增加,亮线的长度会沿圆周发展成弧形或圆环形,亮线的数量也会由两端离电极30mm处向氙灯中间增加,呈一系列的圆环分布,但圆环的间距并不相同,而且当氙灯冷却到室温时,可以观察到灯管内壁和氙灯下端(竖直)附有白色颗粒物。

  • 标签: 脉冲氙灯 特性实验 高负载 管壁 管内壁 圆环形
  • 简介:目的:观察脑栓塞前期血液vWF、DH-TXB2、P-选择素和白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探讨脑血栓前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为预防脑栓塞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vWF、P-选择素及脱氢血栓烷(DH-TXB2)的含量;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白细胞DNA损伤,用彗星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白细胞的彗星率和彗尾DNA百分含量。结果:(1)vWF、DH-TXB2和P-选择素在血栓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血栓形成后的水平相近(P>0.05);(2)未发生脑栓塞、脑栓塞前和脑栓塞后患者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彗星率、彗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栓塞组患者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彗星率、彗尾DNA百分含量与未发生脑栓塞组有显著差异(P<0.01),脑栓塞前、后患者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彗星率、彗尾DNA百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栓塞前期血液中白细胞DNA明显损伤,表明微环境存在严重缺氧,由此推测脑血栓前期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活化释放,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缺氧。

  • 标签: 脑血栓前期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液 VWF DH-TXB2 P-选择素
  • 简介:为研究平滑肌细胞(SMC)在冠状动脉血管中的增殖消长,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以及在AS高低发区的差异,应用Quantimet970图像分析仪及其Quips软件测试268例AS高(北京109)低(宁波64,南宁95)发区15-39岁意外死亡者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管壁细胞核数密度及面密度,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及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及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为;三地区男性内膜细胞核数密度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以北京为明显,女性年龄性变化趋势均不明显;男性绝大多数年龄组的内膜细胞核面密度北京均低于宁波及南宁,男性及北京女性均有年龄性变化趋势;三地区男性中膜细胞核数密度均有年龄性变化的趋势,女性则无;三地区男性或女性中膜细胞核面密度的年龄性变化趋势均不明显,但大多数年龄组北京均低于宁波及南宁。随着年龄增加左前降支血管内膜I,Ⅲ型胶原纤维均逐渐增多,高发区较低发区明显。AS病变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结果提示AS高发区人群左前降支血管年龄性老化趋势较低发区明显,此可能是AS发生发展较快的局部因素。

  • 标签: 细胞核密度 胶原纤维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青年
  • 简介:  我院自1997~2004年共收治26例四肢闭合骨折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主干血管 四肢闭合 损伤诊治
  • 简介:严重的四肢创伤,尤其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关节脱位者,常合并有四肢大血管神经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漏诊则常导致肢体坏死并截肢,或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厌氧菌感染等而危及生命。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借助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或介入血管造影术等,能及时发现大血管损伤情况,并及时正确的治疗,使截肢率减少。本文对近20年来我院接诊的7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漏诊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四肢大血管损伤 漏诊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急性肾功能衰竭 厌氧菌感染 血管造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石油工业用玻璃纤维缠绕管子进行了最佳缠绕角度和管壁厚度的计算,给出了优化计算程序简介和部分优化设计计算的结果及其分析。并得出管壁在轴向/环向应力比为-1时,此类管子可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 标签: 玻璃纤维管 缠绕 优化设计 有限元 油气储运 石油管道
  • 简介:目的对39例主干血管损伤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本组共39例,急诊病人31例(开放损伤27例占87%),晚期损伤8例,采用血管移植、直接吻合等方式处理。结果平均随访20.4个月,修复血管通畅率为92.3%,2例因术后血运障碍二次手术无效而二期截肢,1例因术中过度失血死亡。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此类损伤是成功的关键,对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探查,血管端端吻合、血管移植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对晚期血管损伤应争取修复血管以改善肢体循环。

  • 标签: 四肢血管损伤 血管移植术 血管吻合术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 简介:对蒸发状态下水平螺旋槽管管外壁面升膜的形成机理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驱动液膜形成的润湿紧力进行分析,建立单组分流体的数学模型,对拟线性方程数值求解,得出壁面液膜蒸发时的速度和厚度分布,并对影响水平螺旋槽管升膜的流动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水平螺旋槽管有益于形成连续均匀的液膜,有更好的流动特性,增强传热传质效果.

  • 标签: 升膜 润湿 水平微槽管 传热学
  • 简介:研究水平螺旋槽管壁面液膜的形成机理及流动特性.通过建立单组分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得出了液膜的速度、厚度解析解,并分析了水平螺旋槽管的几何条件对壁面液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的形状主要受表面张力和槽道表面几何形状的影响,在槽道谷底处较厚,而在槽道起始处较薄.相对于光滑直管,水平螺旋槽管壁面液膜具有更均匀的厚度分布,故具有更好的传热传质性能.

  • 标签: 水平螺旋槽管 液膜形成 液膜厚度 流动特性 换热器
  • 简介: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穿刺性血管损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26例周围血管穿刺后出现局部肿块、血管杂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观察肿块内、破口处、肢体动脉和静脉内的血流信号.结果3例单纯性血肿,彩色血流成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19例假性动脉瘤,肿块内有低速的动脉血流信号,动脉与肿块的破口处有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收缩期高速湍流血流频谱;4例动静脉瘘,在瘘口处可见有一股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连续性高速分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穿刺性血管损伤提供准确的诊断.

  • 标签: 血管 穿刺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研究养阴药物麦冬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麦冬给家兔灌胃给药,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药3d后,取免血分离血清。将血清作用于HUVEC测定其MAD和SOD水平。内毒素作用于HUVEC致细胞凋亡模型,然后加入麦冬血清或正常血清观察活细胞,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结果麦冬药血清作用于HUVEC后MDA由8.82下降至6.29。SOD由192.3U上升至200.82U。细胞方面,活细胞数目上升,而凋亡至和死亡细胞数下降。结论麦冬有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 标签: 麦冬 血管内皮细胞 内毒素
  • 简介:肢体高压电击伤往往伴有血管损伤,而血管损伤程度是决定是否截肢及截肢范围的重要指标.以往对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多以电烧伤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肢体末梢循环表现为参照.由于以上两项指标不能及时、准确反映血管损伤程度,我科采用彩色多普勒判断16例高压电击伤患者血管损伤程度,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肢体损伤 电击伤 血管损伤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分析748例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86例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及脑缺血性并发症的病例.方法748例患者行了开颅脑肿瘤切除或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或动脉瘤夹闭手术.分析了手术入路、脑缺血性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29例患者术后发生脑梗塞;57例患者术后有脑缺血引起的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9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期间无症状加重及死亡.结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并非"无创",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可能引起脑缺血性并发症.术中、术后均应采取措施保护手术入路中的蛛网膜下腔、皮层及其他血管.

  • 标签: 微创 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损伤 缺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