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的28例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8例;年龄18~69岁,平均36.4岁。均为创伤性骨折,Gustilo Ⅱ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17例。17例合并感染。清创或扩创后创面皮缺损范围4 cm×3 cm~16 cm×5 cm,骨缺损长度4.5~11.0 cm(平均6.9 cm)。急性短缩3~7 cm后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或术后逐渐短缩创口延迟闭合。术后观察创口愈合、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骨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分级按照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标准分别评定。Ilizarov手术相关并发症按照Paley标准分为主要和次要并发症。结果创口愈合时间13~35 d(平均21.9 d),缺损端靠拢时间为0~75 d(平均21.8 d)。所有患者术后获12~45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延长段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缺损端1例骨不连,骨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8.3个月)。ASAMI骨愈合分级优良率为100%(28/28),ASAMI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3%(25/28)。Ilizarov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4.3%(4/28),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为57.1%(16/2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0.7%(17/28),并发症人次平均为1.7个/例。结论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可以解决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修复困难难题,具有简化创口闭合、骨缺损端骨愈合较快、愈合率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和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

  • 标签: 胫骨 外固定器 骨延长术 Ilizarov技术 骨短缩
  • 简介: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心力衰竭近期疗效及微血管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后血压、心肌肌钙蛋白T(cTnT)、左室射血分数(LEVF)、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24h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cTnT、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LVEF水平、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近期效果显著,可通过修复微血管损伤而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微血管损伤 心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根管壁缺损模式对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体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8颗离体上中切牙,均分为3组。截冠后将根管壁预备为重度、中度、轻度3种不同的缺损模式,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样本后测试其疲劳强度和残余抗折强度。结果:轻度缺损组疲劳强度最高,重度缺损组次之,中度缺损组疲劳强度最低(P<0.05)。轻度缺损组的残余抗折强度为383.80±138.94N。结论:根管壁缺损模式对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体的抗疲劳强度有一定影响。颈部根管壁薄弱会降低玻璃纤维桩修复体的疲劳强度。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粘接性树脂水门汀 根管壁缺损 疲劳强度 咀嚼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人输尿管中、下段管壁厚度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经直肠彩超对180例健康志愿者输尿管中、下段管壁厚度进行测量。结果180例被测者中输尿管中段管壁厚度为1.47mm±0.23mm;下段管壁厚度为1.49mm±0.20mm。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正常人输尿管中、下段管壁厚度的正常参考值。

  • 标签: 经直肠彩超 输尿管 管壁厚度
  • 简介:摘要:锅炉受热面管壁的温度测量是保证锅炉使用性能和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而当前的测量方法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光纤光栅传感器由于其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性,逐渐被引入此领域。本文首先阐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和优点,以及其不同类型和应用领域。然后,对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测量的重要性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同时对现有测量方法和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最终阐明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测量方法的需求。接下来,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测量上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量系统设计和实施,并对其进行了实验性能的评估与分析。研究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测量上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量需求。

  • 标签: 光纤光栅传感器 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 高精度测量 高稳定性测量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受损后诱发炎症反应的状态。【方法】将8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水平分为两组,H型高血压A组(Hcy15~30μmol/L)40例,男21例,女19例;H型高血压B组(Hcy≥30μmol/L)40例,男20例,女20例。再选取40例非H型高血压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另选健康对照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作为对照。采取入选者的清晨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M、hs-CRP水平。【结果】(1)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TM、hs-CRP水平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人群(P〈0.05),并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H型高血压B组血浆TM高于H型高血压A组(P〈0.05);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TM、hs-CRP水平明显增高,表明不仅存在血管内皮受损,并启动血管炎症反应。(2)H型高血压患者随着血Hcy水平的升高,血浆TM、hs-CRP水平增高,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管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 标签: H型高血压 血栓调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作者: 占珠琴 连珠兰 黄欢 陈国兵 闫涵 白海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厦门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分泌血液肾脏科 厦门市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 361006;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州 350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厦门市儿科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医学院儿童医学研究所 361003;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州 350000,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州 350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厦门市儿科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医学院儿童医学研究所 361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肾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LPS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对照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2 h、6 h、12 h和24 h采集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肺、肾组织病理;测定肺湿/干重比、血清肌酐、尿素氮;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肺、肾组织中AngⅡ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蛋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肺、肾组织病理显示不同程度损伤,肺湿/干重比、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浆AngⅡ含量在2 h、6 h明显升高(P<0.05);肺、肾AngⅡ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肺、肾AT1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AT2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AngⅡ、AT2R与肺、肾功能损伤指标呈正相关,AT1R与肺、肾功能损伤指标呈负相关。结论LPS导致大鼠的肺、肾功能出现损伤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变,且AngⅡ及血管紧张素受体变化与肺、肾损伤存在相关性,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可能参与内毒素诱导的肺、肾损伤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1 血管紧张素受体2 肺损伤 肾损伤 脂多糖
  • 简介:真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肿曲霉菌病等,病死率高。其治疗首选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发生静脉血管损伤,输液渗漏。重者发生静脉炎,甚至血栓形成。它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治疗质量和患儿预后。由于真菌感染需要长期治疗,所以血管保护对患儿治疗质量和患儿预后至关重要。现对我病房输注两性霉素B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两性霉素B 静脉血管损伤 真菌感染 护理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静注
  • 简介:目的探讨子痫前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诊断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40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4组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中血清对氧磷酶1和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降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升高(P<0.05)。结论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均可能为子痫前期的发生及进展的相关机制,除控制血压外,合理适当的抗感染及保护血管等也为治疗子痫前期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子痫前期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血管内皮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简称压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282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12月接受品管圈活动的353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性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品管圈成员能力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性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标率为116.86%,进步率为83.94%;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评分、生存质量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品管圈成员团队精神、品管圈方法应用、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中有助于降低急性压疮发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调节心理状态,增进护患关系,且可促进相关护理人员理论、技能的提高。

  • 标签: 心血管疾病手术 品管圈活动 急性压疮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的主要屏障,其功能失调和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内皮细胞作为雌激素的靶点,大量动物和体外实验证明,雌激素对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

  • 标签: 脂蛋白类 LDL 内皮细胞 雌激素类 一氧化氮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人尿蛋白24小时排泄量将14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检测148例各分期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WF、sVCAM-1、sICAM-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WF、sVCAM-1、sICAM-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中vWF、sVCAM-1、sICAM-1与肾脏的受损程度相关,可作为动态检测糖尿病肾病病情变化发展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患者肾动脉搏动指数(renal pulsatility index, RPI)与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RPI增高是否能预测AKI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于麻醉诱导后(T1)、术毕即刻(T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测RPI;术前1 d、术后1~7 d取静脉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RPI对预测AKI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9例,发生率为26.8%。与非AKI组比较,AKI组T2时RPI显著增高(P<0.01),T1时R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T2时RPI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T2时RPI对AKI诊断的AUC为0.724(95%CI 0.578~0.869,P<0.01),敏感度57.89%,特异性86.54%,RPI临界值为1.86。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RPI和AKI发生存在相关性,RPI增高的患者在心血管手术后发生AKI的风险增加。

  • 标签: 肾动脉搏动指数 急性肾损伤 心肺转流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跟腱损伤并软组织缺损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40例跟腱损伤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的术后观察及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神经营养血管 皮瓣移位 跟腱修复 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刺急救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损伤的临床影响。方法:以本院脑卒中单元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急诊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2020年11月~2021年4月救治者行常规急救处理(对照组42例),2021年5月~10月救治者联合中医针刺急救技术处理(观察组41例)。患者接诊后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脑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NDS评分及血VEGF、MMP-9、Hcy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急救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急救实施中的联合应用,对降低患者病后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可辅助改善患者临床预后质量。

  • 标签: 中医针刺急救技术 脑卒中 神经功能 血管内皮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Braden量表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12月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床旁Braden量表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制定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措施与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Braden量表 压力性损伤 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1-2020.1(实施常规外科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与2020.1-2021.1(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微外科修复效果远远高于常规修复,通过肢体功能评分判断出患者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修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更为有效,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重要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修复
  • 简介:摘要:法医病理学鉴定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案件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于法医病理学鉴定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案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其鉴定方法、鉴定要点、鉴定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法医病理学鉴定 心血管系统疾病 损伤 死亡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骨折肌腱血管神经急性损伤修复阶段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在我院骨科2019.1至2020.12手部骨折者中选取60例肌腱血管神经急性损伤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和早期组(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上肢功能评分(DASH)、有效恢复率、治疗满意率、关节活动度、手指握力指标。结果:早期组和常规组治疗后有效恢复率93.67%、73.33%;治疗满意率93.33%、70%;手部握力(15.36±3.08)kg、(11.58±2.74)kg,及其手指关节指间活动度显然前者数据较大;DASH评分(13.27±2.17)分、(17.95±2.44)分,前者数据略小,组间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手部骨折伴发肌腱血管神经急性损伤者在早期康复治疗下,其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对后续神经修复带来有利影响。

  • 标签: 手部骨折 肌腱血管 神经急性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损伤及微循环状态,并检测2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及hs-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酸激酶-MB(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分别为(429.09±75.49)pg/ml、(17.79±3.37)IU/L及(1.07±0.3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41.59±103.57) pg/ml,(19.18±3.37)IU/L,(1.22±0.2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一氧化氮(NO)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及D-二聚体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 II)评分及hs-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可减少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障碍,并降低APACHE II评分及hs-CRP、PCT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高压氧治疗 脓毒症心肌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 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