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能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sia分级中E级占比为26.79%,高于对照组(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骶尾部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脑脊液漏、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9%、0、1.79%、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0%、7.14%、12.50% 和 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患者的各项指标等会得到显著改善,该方案可在此类患者中进行大范围应用。

  • 标签: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根据近十年来研究的新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诊疗指南 编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对光反应以及瞳孔大小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需要对其视野以及视力进行检查。结果本次研究的8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有2例患者合并视神经损伤。结论护理人员对第一手临床资料做出准确且及时的掌握有助于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各种病理条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导致DNA损伤,细胞通常激活称为DNA损伤反应的信号传导网络以应对DNA损伤,进行DNA修复,而未能修复的DNA损伤会导致细胞周期停滞、细胞衰老或死亡,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急性损伤是肾功能相关或肾组织损伤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急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肾毒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近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及DNA损伤反应是顺铂诱导的急性损伤及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重要致病因素。本文详细阐述了DNA损伤及DNA损伤反应的信号传导通路在急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减少DNA损伤、促进DNA损伤后的修复可能为治疗急性损伤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DNA损伤 急性肾损伤 顺铂 再灌注损伤 DNA损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AKI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AKI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国际腹水俱乐部指南推荐的肝硬化AKI管理流程进行治疗和干预,根据住院期间的AKI转归情况,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或近似t检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6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AKI患者,进展组50例,非进展组21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线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钠、白细胞计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感染患者比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患者初次AKI分期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9、-3.53,t=-3.06、3.40、-3.55、-8.19, χ2=14.64、8.40、103.98,均P<0.05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初次AKI分期[2期的比值比(odds ratio,OR)=33.17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4~97.458,P<0.001;3期的OR=114.139,95%CI 25.321~514.515,P<0.001]、上消化道出血(OR=3.850,95%CI 1.238~11.971,P=0.020)和总胆红素(OR=1.009,95%CI1.005~1.012,P<0.001)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AKI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AKI患者初次AKI分期为2或3期、高基线总胆红素值或存在消化道出血时AKI进展风险大,临床实践中应加强评估,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 标签: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骨折且合并颈髓损伤时采用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5例劲椎骨折且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并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观察的75例患者经过临床综合治疗后,康复情况总体呈现较好趋势。结论积极的临床护理可以使颈椎骨折且合并颈髓损伤的患者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正常的生活水平。

  • 标签: 颈椎骨折 颈髓损伤 临床护理 生命体征 恢复情况
  • 简介:总结34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气管推移训练,教会患者及家属用2~4指牵拉气管。术后进行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未清醒时,通过检查膝、跟腱反射和病理体征来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清醒后术后72h内,每小时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并与术前比较;做好伤口观察;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对高位、高龄、电解质紊乱患者予重点关注。34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入院时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0例、D级21例。术后出院时脊髓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28例、E级1例。

  • 标签: 颈椎 过伸性损伤 脊髓损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急性颈椎骨折脱位俣并颈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前训练,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实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及防治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31个月随访,平均随记17.6个月,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分,术前0-13分,平均7.76分;术后JOA评分为6-17分,平均10.3分,改善率为68.5%,优良率为74.1%。结论加强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骨折脱位 围手术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找出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常见安全隐患,主动实施相应防范措施,无一例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颈椎损伤术后住院病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高效顺利安全地完成。

  • 标签: 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干预
  • 简介:颈椎骨折或颈椎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常见的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我们医院为基层煤矿医院,接受此类患者较多。自1990年至2004年初共收治27例此类患者。合并完全性高位截瘫者3例,现就该病的早期救治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颈椎骨折 脱位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颈部创伤,通常由高能量的外力引起,会导致颈椎骨折,并且常常伴随着颈髓损伤,可能会引发截瘫等严重后果。颈椎骨折脱位常常伴随颈髓损伤,导致严重的身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照顾。所以,本文就颈椎骨折并颈脊髓损伤护理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标签: 颈椎骨折 颈脊髓损伤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车祸患者急救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4例颈椎损伤患者为对象,由电脑随机抽选分组,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行院前急救与搬运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生存率更高,拨打电话至救治时间、院内反应时间、现场处理时间、运送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颈椎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搬运的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升生存率,加快病情恢复,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院前急救 颈椎损伤 搬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名脊柱骨折并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此次调查研究之中。之后,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这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的区别。将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则使用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螺旋CT资料,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显示方法。结果全组病例显示椎体骨折36例,椎体骨折伴椎管狭窄13例,小关节脱位12例。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相应的骨折、脱位及椎管情况,尤其是MPR及MIP对椎体骨折显示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MPR、MIP能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损伤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47岁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接受HP根治方案(泮托拉唑肠溶片40 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胶囊1 g口服、2次/d,呋喃唑酮片0.1 g口服、3次/d)治疗。患者曾多次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泮托拉唑肠溶片,未出现不良反应。接受HP根治方案第12天,患者出现发热、气促,体温38.3 ℃,同时出现右眼球结膜出血。实验室检查示嗜酸粒细胞0.08,胸部CT示两肺间质性水肿、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考虑为急性损伤,可能与呋喃唑酮有关。停用该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6 d后,患者发热、气促等症状缓解,右眼结膜出血吸收,实验室检查示嗜酸粒细胞0.008,胸部CT示两肺间质性水肿较前吸收,右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

  • 标签: 呋喃唑酮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月经期双侧腰部持续性钝痛,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0.3 g,3 h后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173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33.0 ml/(min·1.73 m2),血尿素10.7 mmol/L,血尿酸428 μmol/L。考虑为布洛芬相关急性损伤。予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1次/d和对症治疗。14 d后复查,血清肌酐89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84.1ml/(min·1.73 m2),血尿素8.0 mmol/L;21 d后,血清肌酐78 μmol/L,血尿素3.9 mmol/L,血尿酸313 μmol/L。

  • 标签: 消炎药,非甾体 布洛芬 急性肾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临床上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08年3月-2014年11月间产生的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中选择149例,仔细分析全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做出总结和讨论。结果:149例患者均采用B超和CT检查,患者的实质脏器受损、空腔脏器受损和腹腔积液的检出率均在90%FA上。全体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方法,患者中治愈108例,有效35例,死亡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死亡率为4.0%。致死原因以腹腔感染及休克和肝破裂而继发腔内大出血为主。结论:采用B超或CT检查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以为患者的病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由继发感染引起的腹部损伤患者死亡概率较高,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体征、症状进行动态监测,给予积极的护理治疗,以减少继发感染例数,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 闭合性腹部损伤 诊断 治疗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