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并发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脑外伤 颈椎损伤 护理
  • 简介:颈椎的骨折、脱位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常伴有神经根或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是临床上治疗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颈髓损伤的首选方法。老年病人由于具有耐受性差、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常采用此种方法治疗颈椎损伤。自2000年起本院收治28例老年颈椎损伤颅骨牵引病人,通过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颈椎 颅骨牵引 护理
  • 简介:颈脊髓损伤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运动伤或暴力,患者多为青壮年,损伤后可出现截瘫、呼吸障碍甚至死亡.除损伤引起的颈椎管连续性破坏,骨折或脱位压迫颈脊髓,后期的继发性损伤也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对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包括现场急救水平的提高、外科干预和内固定技术的改进、保护神经细胞和促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减少继发性损伤、理想的康复等措施,使对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文章评述了颈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研究的设想.

  • 标签: 颈椎脊髓损伤 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 机械性压迫 现场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术后护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研究对象6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参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针对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应用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可降低尿潴留、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颈椎管狭窄 颈椎损伤 术后护理措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神经脑外科收治的49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生存47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颈复合伤的患者,早期行颈椎影像学检查及头颅CT骨窗扫描可减少颈椎损伤及颅骨骨折漏诊率,早期脑外科与骨科同台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同时给予有效地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上颈椎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将其改称为急性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1]。目前已发现许多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诊断和评估它,其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injurymolecule-1,KIM-1)可迅速、灵敏、特异地反映AKI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KIM-1在AKI的早期诊断及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 简介:我国是地震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近年发生的较大地震有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彝良地震及最近发生的四川芦山地震。地震灾难不仅能在瞬间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而且还会留下大量伤员。据统计,由地震造成的受伤人数是死亡人数的3倍〔1〕。如何及时、有效地后送地震伤员,对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意义重大。

  • 标签: 地震损伤 颈椎损伤 医疗后送 芦山地震
  • 简介:作者指出颈椎损伤大多数根据力学或形态学进行分类,不能对稳定性进行量化。同神经功能一样,稳定性是关系到治疗和预后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一种针对下颈椎(C3~7)损伤的稳定性进行量化的方法的可信度。在该量化系统中,每一脊柱节段被分成4部分(前、后、右柱和左柱),每一部分均根据骨折移位和韧带损伤的严重性单独进行评分,

  • 标签: 损伤严重度评分 颈椎损伤 可信度 评估 稳定性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诊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0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确诊时间不一致,后者的确诊时间≥24h,前者的确诊时间<24h,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2.00%,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00%,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GC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的GCS评分分别为(14.05±1.24)分、(12.02±0.31)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椎损伤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分别为(4.88±1.70)min、(35.58±3.96)min,对照组患者的颈椎损伤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分别为(22.85±3.46)min、(45.77±4.00)min,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颈髓损伤 中重型颅脑损伤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 2018年8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72例下颈椎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平均35.8岁。脊髓损伤节段:C3 2例,C4 16例,C6 24例,C7 30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43例,B级22例,C级6例,D级1例。患者均行单纯前路减压复位融合钉板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压复位、融合情况、并发症及ASIA分级。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72个月,平均24.2个月。手术时间为90~180 min[(118±58)min];术中出血量为50~180 ml[(104±30)ml]。患者脊髓均得到减压。复位情况:优58例(81%),可14例(19%)。48例(67%)确认融合成功。并发症包括颈前、血肿和喉头水肿各1例,脑脊液漏4例,轴性疼痛2例,均在及时处理后好转。术前ASIA分级A级患者中2例恢复至B级,1例恢复至C级;术前B级患者中1例恢复至C级;术前C级患者中2例恢复至D级(P>0.05)。结论对于下颈椎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单纯前路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减压、复位和融合效果,但对神经功能改善帮助有限。

  • 标签: 颈椎 脱位 脊髓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椎"挥鞭样"损伤(WAD)对损伤节段及邻近节段关节突(Facet)关节倾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或急诊就诊的因WAD所致的颈(C)5/6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排除颈椎骨折脱位),选取同期以颈部不适就诊的非颈椎病患者40例,分为外伤组和对照组。测量所有患者C4~C7的Facet关节倾角,并对C4~C7椎间盘退变和关节突退变的分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秩和检验、t检验和χ2检验等。结果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4~C7每个颈椎Facet关节倾角在两组内椎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椎间=45.630,P椎间<0.05),角度大小依次均为C5<C6<C4<C7;外伤组与对照组的Facet关节倾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206,P组间<0.05)。具体分析显示:外伤组C5、C6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5=10.257,FC6=4.910,PC5及PC6<0.05),外伤组C4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对照组比较有减小趋势(FC4=0.070,PC4>0.05),外伤组C7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大趋势(FC7=0.084,PC7>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显示:外伤组C5/6椎间盘的退变与对照组比较更为严重(UC5/6=12,P<0.05);外伤组C4~C7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与对照组比较程度相当(UC4/5=720,UC5/6=740,UC6/7=760,P>0.05);Kendall’s tau-b秩相关分析表明:外伤组C5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C5/6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rs=-0.842,P<0.05)。结论WAD将导致损伤节段的上下椎体的Facet关节倾角变小,引起损伤节段的稳定性下降,而对邻近节段的Facet关节倾角影响不大;WAD可能即刻加重了损伤节段的椎间盘退变,而对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响尚需长时间的随访来进一步确定。

  • 标签: "挥鞭样"损伤 小关节 椎间盘退变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手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安全管理。术后重视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结果20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针对过伸性颈椎损伤的特点及术后常见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康复。

  • 标签: 颈椎 过伸性损伤 手术 护理
  • 简介:<正>1病例介绍患犬淘淘,腊肠犬,公,2岁半,体重11千克。主诉:2008年3月8日早晨6时左右,患犬下楼梯时不慎从楼梯最高处跌落于地面,遂不能站立,并不让摸碰。经检查:精神一般,体温正常,呼吸和心率稍快。两前肢麻痹,两后肢尚能动,尚能排便、排尿,但不能自主站立。头部、前肢、肩背部有多处擦伤。触诊,四肢无骨折迹象,关节无脱位迹象,但颈部痛感较强,不让摸碰。X线检查:四肢无骨折,关节无脱位,但颈椎形态异常。颈颅CT检查:颅骨、脑组织未见异常;颈3/4、颈4/5、颈5/6椎间盘后突出,颈3 ̄5椎体脊

  • 标签: 腊肠犬 颈椎间盘突出 脊髓损伤 形态异常 肩背部 北京犬